4月27日,中央反腐敗協(xié)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發(fā)布關于部分外逃人員藏匿線索的公告,向社會通報了22名外逃人員的涉嫌犯罪情況和可能藏匿地點。
在此前10天,“百名紅通人員”李世喬從加拿大回國投案自首,成為集中曝光“百名紅通人員”兩年來第40個落網(wǎng)者。
兩年追回40名“百名紅通人員”,追逃成績可見一斑,付出的心血也不言而喻。追逃追贓成績的取得,正是得益于黨中央懲治腐敗的堅定決心和強有力的領導指揮。每一個成功案例的背后,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組合拳”。
意志謀略定大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追逃追贓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贏得了黨心民心,占據(jù)了國際道義制高點。中央全會、中央紀委全會多次對追逃追贓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多次聽取工作匯報并提出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重大外交活動中50余次就反腐敗和追逃追贓發(fā)表重要論述,為追逃追贓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每一起個案的突破,都離不開相關方面的協(xié)同作戰(zhàn)。在中央反腐敗協(xié)調小組統(tǒng)一指揮下,中央追逃辦統(tǒng)籌法院、檢察、外交、公安等各方面力量,整合國內(nèi)外資源力量,進一步健全合成作戰(zhàn)的體制機制,初步實現(xiàn)了“全國一盤棋、內(nèi)外一張網(wǎng)”。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從《北京反腐敗宣言》到《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從推動建立雙邊執(zhí)法合作機制到深化多邊交流合作,從講好“中國故事”到積極構建國際反腐敗新秩序……中國以實際行動占據(jù)了國際道義制高點,贏得了廣泛支持。
全黨動手一起抓,讓每一起外逃案件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督;國際合作一起追,讓每一名腐敗分子都藏不住、睡不著、坐不安。這就是中國追逃追贓最重要的“秘笈”。
“中央的重視和肯定,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決心。”3月下旬舉辦的全國追逃追贓工作培訓班上,不少學員表示,“我們要圍繞重點案件打好政治戰(zhàn)、外交戰(zhàn)、法律戰(zhàn)、輿論戰(zhàn)和信息戰(zhàn),進一步擴大戰(zhàn)果。”
多管齊下顯威力
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目前已歸案的40名“百名紅通人員”中,有25人系被勸返,占比62.5%。
勸返是近年來摸索出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追逃辦法,主要是通過規(guī)勸、說服等方式動員外逃犯罪嫌疑人自愿回國投案。“百名紅通人員”頭號嫌犯楊秀珠、剛剛歸案的李世喬,便是其中典型。
此外,緝捕也是追逃的重要方式和途徑。據(jù)初步統(tǒng)計,“天網(wǎng)行動”啟動當年,就有孫新、錢增德、李遠壽、趙汝恒等4名“百名紅通人員”從國外被緝捕歸案,另有戴學民、吳權深二人在國內(nèi)落網(wǎng)。
“突然,房門被敲響了,有兩三個當?shù)鼐爝M了屋子,這時我一抬頭,又看到幾個中國面孔的人,一瞬間,我都明白了……”被緝捕歸案的“百名紅通人員”張清曌在懺悔錄中回憶道。
這一“瞬間”發(fā)生在2016年2月6日中午,在有關國家警方配合下,遼寧工作組在加勒比海某島國一處大山里,將張清曌與其同伙付耀波抓獲。
據(jù)媒體報道,孫新在柬埔寨期間化名“王松”,持柬埔寨身份證,在一座工廠里擔任會計,已潛藏了6年時間。2015年6月,應中國警方要求,柬埔寨警方與中國警方合作對其實施了抓捕。孫新也成為首個境外緝捕押解的“百名紅通人員”。
除勸返、緝捕外,遣返、引渡、異地追訴等途徑也在追逃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能否用好法律武器,是對“獵手”們的一大考驗。
以遣返為例,一種情形是由罪犯逃往國直接啟動非法移民遣返程序;另一種是犯罪嫌疑人在逃往國被定罪量刑后,在服刑期間或服刑完畢被遣返回國。
據(jù)公開報道,潛逃美國14年的“百名紅通人員”、楊秀珠的弟弟楊進軍,便是在中美兩國司法執(zhí)法和外交等部門密切合作下,作為非法移民被強制遣返回中國。這也是美國首次向中國遣返公開曝光的“百名紅通人員”。
“需要注意的是,境外追逃是逃犯所在國家或地區(qū)執(zhí)法部門協(xié)助我們緝捕逃犯,是以逃犯所在國家或地區(qū)法律為規(guī)則的,并不是我們批準拘留或逮捕外方就移交給我們的。”公安部經(jīng)偵局副局長尤小文表示,執(zhí)法合作是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友好的外交關系有助于推進境外追逃,但不能取代對方國家法律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