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呼和浩特4月4日電 題:內蒙古黃河開河魚吸引中外游客:皇家“御用貢品”成旅游新寵
中新網(wǎng)記者張瑋
“我們的魚現(xiàn)在都是限量銷售的。一早捕上來的300多斤魚,到現(xiàn)在已經一搶而空了。”記者上午9點鐘到云和平緊鄰黃河岸邊經營的水產公司時,沒趕上捕魚,卻見到買魚的游客排著長長的隊。
隨著黃河解凍并全面開河,黃河內蒙古段漁民開始了“開河魚”的捕撈工作,捕魚、買魚、吃魚成為當?shù)匾坏懒聋惖?ldquo;風景線”。正值清明小長假期間,前來排隊買魚、吃魚的中外游客更是絡繹不絕。
云和平是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水產公司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漁船每天早晨7點鐘開始捕魚,一早捕幾百斤,但中午之前就都賣光了。“小長假這幾天更是緊俏,漁船還沒回來,院子里就擠滿了游客。”
圖為黃河岸邊滿載而歸的“漁”客 張瑋 攝
據(jù)史料記載,“冬初河水,魚在冰中不食不動,至來春冰開取之,極肥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黃河岸畔每年春天都要將開河后打撈的“開河魚”上貢給皇帝。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zhèn)是黃河上中游分界線,近些年當?shù)匾揽奎S河發(fā)展旅游,也將幾百年前的“御用貢品”黃河開河魚“培養(yǎng)”成了旅游新寵。
“3月底到5月份是吃開河魚的黃金期。這段時間,我這小院子幾乎天天客滿。假期游客來了還得排隊叫號呢。這兩天每天大概得接待二三百號游客。”老紅家的漁家樂小院熱鬧非凡,除了接應客人的七八張桌子都坐滿,就連后廚的庫房也臨時支起了桌子。
托克托縣旅游局副局長李翠霞介紹道,黃河在當?shù)鼐硟乳L37.5公里,沿岸有50多家這樣的漁家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