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得“像”是一直思考的問題
“有些手藝不是教出來的,真是碰到一例就學(xué)習(xí)一例。師傅教了100種情況,你有可能碰到第101種。”曲杰說,給遺體整容完,最讓她們滿足的是家屬說“像”,而最困擾她們的則是家屬說“不像”。
“前兩天一個姑娘,1986年生的,送來的時候從臉到腳都是通紅的,就是西紅柿那樣的紅。我們猜測是中毒死亡。”曲杰說,逝者丈夫給他們提供了逝者生前的照片,“照片里的姑娘長得特別好,皮膚也特別白凈,和遺體差距非常大”。
“我給她化妝,調(diào)色,一遍一遍調(diào),差不多花了3個小時,到最后我也不知道眼前是什么顏色了。”曲杰說,她中間好幾次叫來同事,問現(xiàn)在是什么顏色。
怎樣才能讓家屬覺得整得“像”,是楊薇薇和同事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如何在技術(shù)上有所突破,如何更注重細(xì)節(jié)?“有的逝者生前有皺紋,面部精瘦,但死后水腫嚴(yán)重。”楊薇薇介紹,不過即使無法恢復(fù)到原先狀態(tài),整容師們也會使用一些消腫的辦法。“家屬滿意,我心里就特滿足。”
■ 清明寄語
我們每天和遺體打交道,最大的滿足感就是把遺體妝化好,好好送走,讓兩個世界的人都滿意。——八寶山殯儀館青清女子工作室班長 曲杰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04-01/818894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