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鸚鵡陪同老兩口一起走
除了難過,入殮師們感受最多的還是惋惜。
曲杰回憶起最近接待的一名中年男子。男子的父母60多歲,因煤氣中毒死亡。曲杰接收遺體后,發(fā)現(xiàn)遺體面部脫水十分嚴重,女性逝者由于暈倒摔到了地上,額頭上有凹凸不平的傷痕。
八寶山殯儀館從2016年開設了“故人沐浴”服務,在逝者化妝前為其清洗身體。在家人要求下,老兩口的遺體同時進行沐浴,然后推進整容室。
沐浴完已經(jīng)是上午9點左右,而遺體告別儀式要在10點準時開始。由于兩具遺體在同一個告別廳告別,這就意味著二人面部的顏色要盡可能接近。“要對兩位逝者調色化妝,時間很緊。但家屬同時失去父母的感受,我們也非常理解,所以想著一定要把妝化好。”曲杰說。
最后離告別儀式只有十幾分鐘時,化妝終于完成。老人的家屬又委托整容師把他們生前養(yǎng)的、在此次事故中同時身亡的一對鸚鵡分別放入兩位老人棺中。“挺惋惜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送走逝者,讓兩個世界的人都滿意。”曲杰說。
有時,楊薇薇和同事們也能感受到溫情。楊薇薇說,有次給一名去世的老人整容,老人妻子不能來送別,于是給老伴整理好衣物,還在遺體中夾了封信,告訴入殮師們該怎么給老伴穿衣服,先穿哪件,最后寫道:“愿老伴穿得舒服、蓋得暖和。”
特殊遺體一處理就是幾小時
類似煤氣中毒這種,如果沒有傷痕,只是皮膚變紅,入殮師需要為逝者面部進行一些顏色的修飾。如果遇到高墜、車禍等特殊原因死亡的遺體,整容師的工作量就加大了。
“特殊死亡的遺體一般都是從法醫(yī)那邊送來的,有的送來時已經(jīng)冷凍住了。我們必須要有一雙‘透視眼’,要在看到遺體的第一時間分辨出遺體解凍后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并向家屬說明。”曲杰說,有的遺體臉上有傷,但凍住看不出來,解凍后就可能擴大。
有傷的遺體不容易處理,很難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一處理起來往往就是好幾個小時。“如果去世時間短,而且是銳器的傷口,遮蓋起來相對容易。遇到潰爛的遺體,妝化得再濃也很難遮住。有的因為去世時間長,皮膚干得快,即使顏色蓋住了,那塊皮膚也會變得很硬。”曲杰說。
最近,楊薇薇和同事為一具80歲左右的老年逝者整容。由于逝者生前長期在醫(yī)院接受治療,死亡后,全身的皮膚脫落得很厲害。楊薇薇和同事們在給逝者穿壽衣時,對方身上的皮膚出現(xiàn)大面積脫落的情況。“我們給他先套上一個防護服,用于防水。穿好衣服后,再對面部進行化妝。”
曲杰說,對于一些溺水的遺體,他們還要忍受陣陣“尸臭”,這些遺體處理起來要比正常死亡的遺體難很多。
而對于高空墜亡的遺體,如果面部著地,有的面部骨頭都碎成小塊兒,就得先搭一個框架。臉上的皮膚縫合則要求用很細的針線,并且不能把線露出來,以免影響化妝。“每一道工序錯了,就會影響后面的整容。上次給一個高墜的遺體整容,單是縫針就弄了四個多小時。”曲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