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等發(fā)達國家必須兌現(xiàn)第15條項下的承諾
美國等發(fā)達國家聲稱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其實質是故意不履行他們在WTO議定書第15條項下所做的承諾;把“替代國”做法與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混為一談,是要把水攪渾,試圖掩蓋其拒絕履行在議定書項下承諾的實質
最近,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斷散布一些奇談怪論,聲稱不能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實際上,世貿組織并不具備判定市場經濟國家的功能,國際上也沒有判定市場經濟的統(tǒng)一標準。世界上也沒有哪個國家稱得上是100%的市場經濟。就連一些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對市場的種種干預以及各類國有企業(yè)的運營都是司空見慣。世貿組織三大基本原則之一是非歧視原則,對所有成員要一視同仁。中國已經是世貿組織重要成員,自然就應按照正常成員來對待,在世貿組織內不能再對成員分三六九等。
美國等發(fā)達國家聲稱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其實質是故意不履行他們在WTO議定書第15條項下所做的承諾。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是涉及在反傾銷調查中如何計算傾銷幅度的技術問題,該條款允許世貿組織成員在15年過渡期內采取偏離反傾銷協(xié)定中規(guī)定的傾銷幅度計算方法,“如受調查的生產者不能明確證明生產該同類產品的產業(yè)在制造、生產和銷售該產品方面具備市場經濟條件,則該WTO進口成員可使用不依據與中國國內價格或成本進行嚴格比較的方法”,即可以選擇第三國“替代國”的同類商品價格作為計算正常價格的做法。同時在第15條中,明確規(guī)定了日落條款:“無論如何,(這一條款)應在(中國)加入之日15年后終止。”
實際上,這一條款內容是中美雙邊談判的結果,最終列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成為多邊協(xié)議。雙方在談判中明確表明在經過15年過渡期后須按“日落條款”終止這種單獨針對中國采取的“替代國”做法。
“替代國”做法與所謂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完全不是一回事。中美雙邊談判中并沒有涉及所謂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現(xiàn)在美國等發(fā)達國家把“替代國”做法與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混為一談,是要把水攪渾,試圖掩蓋其拒絕履行在議定書項下承諾的實質。在世貿組織中,沒有哪一個成員可以借口越南等國不是市場經濟而在反傾銷中采取“替代國”做法。
中國在經過了15年的歧視待遇之后,到了必須享受與其他世貿成員同等待遇的時候。針對美國等發(fā)達國家企圖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繼續(xù)使用“替代國”做法,中國商務部已經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啟動磋商請求程序。這也是徹底解決對中國歧視性待遇最后一個條款邁出的重要一步。
實際上,美國動不動就指責中國所謂“不遵守國際規(guī)則”,其實美國自己常常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與美元的霸主地位對遵守國際規(guī)則采取實用主義態(tài)度。人們不會忘記,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初的能源危機期間,不僅先后兩次將美元大幅貶值,而且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導致金本位體系的崩潰。人們不會忘記,美國政府多次違反中美聯(lián)合公報,其對臺軍售在數(shù)量與性能方面不斷升級。人們也不會忘記,在多哈回合貿易部長授權明明要求把發(fā)展中國家的關注放在優(yōu)先地位,而美國只關注要發(fā)展中國家對美國的農產品、制成品以及服務企業(yè)進一步開放市場。經過8年艱苦談判,當其他絕大多數(shù)成員表示雖然對各個談判主席的案文不十分滿意,但如果其他成員都能接受的話,他們也能接受。只有美國表示不能接受這一結果,美國置多哈發(fā)展回合的貿易部長授權于不顧,另起爐灶,轉而推動“跨太平洋伙伴關系”(TPP)的區(qū)域自貿區(qū)談判,給多邊貿易體制的發(fā)展蒙上陰影。
這次美國試圖拒絕履行中國加入世貿議定書第15條的承諾,只是美國違背國際規(guī)則的又一個例證。只不過這一次做法更為拙劣,竟無視白紙黑字寫下的日落條款。對不起,這一次恐怕難以蒙混過關,中方已經下定決心,最終將通過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討回公道。
名詞解釋:
【多哈回合談判】
多哈回合談判,又稱多哈發(fā)展議程,是世貿組織于2001年11月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第四次部級會議中開始的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多哈回合談判為國際貿易改革訂下了頗為進取的改革計劃,目標是在全球范圍內達成一個統(tǒng)一的貿易協(xié)定。但是,由于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在農業(yè)政策問題上陷入僵局,多哈回合在其后歷經多次談判后均未有更多進展。
【替代國制度】
替代國制度,指在國際經貿體系中,針對來自于非市場經濟體的商品,在確定其正常價值時,不使用其出口國商品的實際成本,而選擇一個市場經濟第三國或進口國的同類相似商品價格,作為計算正常價值的方法,所被采用的市場經濟國家通常稱為“替代國”。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cj/2016/12-27/810549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