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在山西太原晉祠景區(qū),女性游客排隊上廁所。中新社記者 韋 亮攝
“逛商場、去景區(qū)、看電影,最怕的就是去廁所。女廁所外,永遠得有人在排隊。”談起自己的如廁經(jīng)歷,在北京工作的白領小馬略帶夸張地說道。眼看男廁所門可羅雀,女廁所卻摩肩擦踵,這樣的經(jīng)歷,讓很多女性苦不堪言。
不過,這樣的窘境,有望逐漸緩解。不久前,住建部發(fā)布新版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將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的比例提高到3∶2,人流量較大地區(qū)將達到2∶1。
女性如廁的“福音”,是中國正在進行的廁所革命的一部分。2015年,我國新建和改造2.2萬個廁所,農(nóng)村廁所普及率已達到75%。從增加女廁數(shù)量到改建旅游廁所,從布局城市公廁到推進農(nóng)村改廁,廁所革命的背后,是社會公平的追求和社會文明的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