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催債“東西要帶齊”有文身和金項鏈更好
在很多催債群的群文件里,都共享有“催債流程”“催債流程及異議處理攻略”等文件,仔細閱讀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催債組織都共用同一本催債攻略。其中“催債流程”寫了前三步,分別是電話催債、第一次上門、第二次上門。
電話催債設計了統(tǒng)一的話術,語氣相對和緩,“你好!××先生/女士對嗎,我們是××市××債催人員,給你來電,是因為你這邊有一筆××元的欠款一直未還,這筆資金你什么時候能歸還呢?”如果電話關機或者溝通無效,催債人就要第一次上門。
按照攻略,催債人要在債務人家附近的關鍵岔路口、家的正門、單元門、附近標志性建筑處各拍一張照。此時的語氣已經(jīng)改為軟硬兼施,帶有威脅性詞語了。
第二次上門時,如果還沒有催到錢,就要拿著催債的告示,在債務人家門口到處張貼,“讓丑事人盡皆知”。
攻略里原文寫道:“我相信各位看了那么多小視頻應該知道怎么處理了,東西要帶齊。”
在一個催債群里,記者假裝新手,詢問“東西”指的是什么,有催客答復:“每次上門都要帶喇叭,有文身、戴金項鏈最好。至于‘東西’,你打架赤手空拳上?。?rdquo;
“下胳膊卸腿”要價不一催客兇狠雇主比較謹慎
不過,記者在上述催債群里“潛伏”多日,還沒有發(fā)現(xiàn)催債人真正對債務人下手。很多催債群里,一些“狠角色”接單時都會問:“要不要見點血?”還有放貸人在群里下單,稱誰誰誰想賴賬,尋找附近催債人上門教訓一下。這時,總有些“狠角色”冒出來,問價格怎么算,“下條胳膊、卸條腿、斷幾根肋骨,收費都不一樣。”
不過,這些狠話并沒有市場,下單的放貸人總是告誡他們注意后果,“你為了那幾千元回扣,把自己扔進局子劃不來,我也要跟著吃牢飯。”
在很多催債群里,群主都會提醒一些新進群的催債人,平時多看看法律方面的書。不過,不是盼著他們學好,遵紀守法,而是讓他們做事掌握火候,“打成啥樣要判刑,打成啥樣治安拘留,這些都要知道。” 在所有催債群里,都活躍著一幫專營“呼死你軟件”“警棍甩棍”“監(jiān)聽偷拍攝像頭”“變聲改號電話”等設備的人,聲稱可以輔助催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