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四川松潘縣毛爾蓋地區(qū),山間溝壑縱橫,這里活躍著一支騎警隊伍,保衛(wèi)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

一位巡山的民警。
夕陽的余暉,給毛爾蓋草原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山坳平地之間,有一串長長的馬蹄印,這是松潘騎警巡邏的足跡。
9月20日,正當華西都市報記者與騎警逐漸深入草場腹地時,因《荒野求生》節(jié)目被世人熟知的野外生存大師貝爾·格里爾斯,當天也低調現(xiàn)身阿壩,體驗過獨木橋、抓蛇吃蛇等野外生存挑戰(zhàn)。
但與擁有一個強大幕后團隊的貝爾相比,騎警隊在這樣嚴苛的自然條件中,顯得更加艱難。巡山中,比遇到盜馬賊更兇險的是沼澤暗布、餓狼潛伏,禿鷹相伴,還有石頭大的冰雹突如其來,這些都可能瞬間讓人畜斃命。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大雪封死去路,在冰天雪地中承受著極度寒冷、荒野寂寞和有時讓人絕望的饑餓……正如隊員陳明所說:“每一次巡邏都是玩命。”
面對這些絕境,憑借一口糌粑、一個睡袋、一支步槍和一匹老馬,隊員們繼續(xù)扼守高原之上,保一方平安。今天,本報記者繼續(xù)走近松潘騎警,體驗他們的“荒野求生”故事。
生存
糌粑成唯一口糧吃一口管一天
9月19日清晨,毛爾蓋鄉(xiāng)飄起了冷雨。毛爾蓋片區(qū)派出所門外,洪波扎西癟了癟嘴,“多帶點衣服,這次估計里頭要下雪。”
隊員杜介足提著三個塑料口袋,走了過來,口袋里裝的是酥油、青稞面和奶渣,“夠不夠,所長?”洪波扎西撥開口袋,掂了掂,點了點頭。杜介足說,口袋里裝的食材,是用來做糌粑的,是進山后唯一的口糧。
中午,隊伍歇息。杜介足從口袋里抱出一堆柴火,生起了火,大家圍坐在一起,各自把水壺湊近火堆取暖。杜介足取出酥油、青稞面和奶渣,用熱水一和,捏出糌粑,遞給每個人,十個人一口喝著馬茶,一口吃著糌粑。
杜介足把一個糌粑遞給記者,“嘗一塊嘛,這是我做的,吃一塊管一天。”記者看到,糌粑形同月餅,咬下一塊,嘴里全是粉末,有些油膩,難以下咽。見到記者不太適應的表情,杜介足面露尷尬,隊員陳明則呵呵大笑,“上次在里面吃了你的,害我兩天沒吃飯嘞!”“那是因為沒有熱水泡,才不好下咽好不好。”杜介足急紅了臉。
陳明拍了拍肩上的水壺說,草原上最要命的,其實不是饑餓,而是缺水。“如果有足夠的熱水,就可以泡上一壺馬茶,喝下去,三天都可以不吃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