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會專家現(xiàn)場提問?!⒅铱 z
“貢嘎山地區(qū)西坡和東坡冰川數(shù)量加起來有74條,面積255.10平方公里,雪線高度4800至5200米”劉時銀稱,海螺溝冰川冰川類型為復合山谷冰川、季風海洋型溫冰川,總體海拔在2995至7514米,長度在13.1公里,面積25.7平方公里,運動速度在3950米處:中流線171.35米/年,冰雪融水占全年冰川河流量的近60%。
1966年至2009年的43年間,貢嘎山冰川總體處于退縮狀態(tài),冰川總面積減少11.3%,年均減小面積0.7平方公里。西坡冰川由41條減少到了40條,面積減小15平方公里,退縮率為14.6%;東坡冰川由33條增加到了36條,但冰川面積減少15.2平方公里,退縮率為9.8%。
劉時銀表示,西北向的冰川退縮最為嚴重,面積縮小了27.6%,東南向的冰川退縮率最小,面積縮小僅4.2%;面積小于0.5平方公里的冰川退縮最為嚴重,面積縮小了26.2%,大于10平方公里的冰川面積縮小了3.3%;坡度在30至35°之間的冰川退縮最為嚴重。

來自美國的植物學教授Bill McNamara正在論壇上發(fā)言?!⒅铱 z
海螺溝冰川自1930年第一次有考察記錄以來,冰川總體后退了約2公里,近年來冰川正在以近每年20米的速度后退。“貢嘎山地區(qū)的冰川近半個世紀以來呈總體萎縮、厚度減薄狀態(tài),面積縮小了11.3%,近期有加速減薄趨勢。”劉時銀發(fā)言中還稱,在預估氣候變化影響下,海螺溝流域的冰川持續(xù)萎縮,徑流減少,水量平衡構成發(fā)生較大變化。
論壇上,日本冰川環(huán)境氣候學專家AgetaYutaka教授、丹麥冰川環(huán)境專家TheisRaaschouAndersen講師還就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脈冰凍圈的變化、第四紀時期丹麥冰川等進行了精彩發(fā)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