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21周歲生日還有100多天的時候,四川師范大學舞蹈學院大一學生蘆海清的生命戛然而止。3月28日下午,當他的哥哥蘆海強在殯儀館見到弟弟的遺體時悲慟得無法站立。所有的證據(jù)都將嫌疑鎖定在一個人身上——與死者同齡,而且是老鄉(xiāng)、同學兼室友的滕某。
傷心欲絕的被害人親屬將照片和事件經(jīng)過發(fā)布到網(wǎng)上,這起校園惡性兇殺案頓時成為網(wǎng)絡熱點。4月15日,校方和警方各自通過其官方微博對此事做出回應,確認了案件的發(fā)生。在網(wǎng)上一片“嚴懲兇手”的輿論聲中,嫌疑人母親向媒體表示,兒子曾有過自殺史,事件再度發(fā)酵。
如果滕某曾經(jīng)的自殺史被證明屬實,將會對案件產(chǎn)生什么影響?精神病患者是否可不負刑事責任?除了對刑責的追問外,其他各方應當作何反思?新華社“中國網(wǎng)事”記者對此進行追蹤。
事件回顧:花季少年慘死校內(nèi) 疑兇為宿舍室友
在蘆海強眼里,弟弟平時是個“心比較大”,跟人“自來熟”的人,“很愛交朋友,吵架了隔天就翻篇”。
3月26日,蘆海清打電話給蘆海強要生活費,并表示和同學鬧了矛盾,“最近心情不太好。”
事后的調(diào)查顯示,蘆海清與滕某平時有過一些磕磕絆絆,3月26日,因為蘆海清在宿舍里唱歌,再次引起了滕某的不滿,二人吵了起來,還打了一架,后在室友的勸解下,二人暫時和好。
1995年,蘆海清出生在甘肅白銀市景泰縣的一個山村。2歲時,父親遭遇意外去世,母親多年前改嫁,無人照顧的蘆海清被接到了大伯家中。雖非親生,但大伯家對待蘆海清視如己出。他從小也管堂哥蘆海強叫哥哥。
3月27日,滕某外出一天,晚上11點40分回到宿舍,把蘆海清叫到了宿舍旁邊的學習室。
3月28日零時17分,滕某跑回宿舍樓,稱自己砍了人要求室友報警,并稱不報警的話還要繼續(xù)砍人。隨后他又跑回案發(fā)地點,將自己反鎖在學習室內(nèi),最后被接到報警趕來的民警控制后帶走。
成都航天醫(yī)院出具的死亡醫(yī)學證明書顯示,蘆海清因頭頸離斷傷死亡,死者身中50多刀,遺體縫合整容花了近2萬元。
4月9日,家屬將蘆海清的遺體進行了火化,4月11日,他們將骨灰?guī)Щ亓烁拭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