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塘沽烈士陵園內(nèi),幾位家屬在墓碑前訴說思念之情

天津港公安局人員前來探望戰(zhàn)友

一些家屬在墓碑前抑制不住痛哭起來

家屬為烈士帶來了各種食品祭掃
昨天上午,天津塘沽烈士陵園內(nèi),天津港公安局舉行了遇難英烈祭掃活動。
在這座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陵園南面,半年前新開辟出了一片區(qū)域。幾十塊墓碑整齊地排成兩行,上面所記述的生平籍貫不同、年齡不同,但在去年8月12日爆炸中,犧牲成為了他們共同的命運收尾。
烈士們生前曾經(jīng)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在墓碑前,父母、愛人、戰(zhàn)友,每個人都在訴說著這半年來的痛楚與思念。
相遇
3月的最后一天,燥熱的春風卷著點海腥味吹過。原艷平和丈夫站在了天津市于家堡火車站外的路旁。
她在這里等來了自己的哥哥原奎和哥哥的小姨子孫海清。清明時節(jié),這來自河北陽原的三家人聚在了天津濱海新區(qū),他們一起來看看自己的孩子。
原艷平的兒子侯卓呈原屬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隊五大隊,而原奎和孫海清的兒子原建京、孫海清的兒子余曉波則都在四大隊。半年多前,表兄弟三人的名字永遠留在了天津“812”爆炸的犧牲名單里。
商量過后,三家人還是決定住到港口醫(yī)院附近。最初來天津?qū)ふ液⒆拥臅r候,他們曾被安置在那片區(qū)域。如今再回去已熟悉了不少,無論尋找便宜的旅館,還是買些祭掃的用品,都要來得更容易些。
“偉偉,你怎么過來啦!”剛到地方,原艷平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那年輕小伙是他們的同鄉(xiāng)偉子,十多年前也在天津港消防隊工作,隨后成家立業(yè)留在了濱海。本就是同鄉(xiāng)舊識,爆炸發(fā)生后,偉子曾經(jīng)幫襯了三家人不少。
安頓好住處,一行人找了家餐廳坐下。偉子從一見面就看出,幾位長輩的神情比半年前還要黯淡。他想著讓大家放松一下,張羅著說:“叔啊,咱們喝點吧,白的還是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