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施舍臘八粥?腌制臘八蒜
每一種富有生命力的民俗,基本都與人們實際生活需要相關(guān),并在漫長的發(fā)展中被附上了各種傳說。劉一達介紹:“傳說于臘月八日,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他在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
不過,據(jù)劉一達的研究,他認為臘八節(jié)喝粥與寒冷的天氣有關(guān),“進入臘月,基本也到了冬天最寒冷的季節(jié),臘八節(jié)也剛好在‘三九’以內(nèi),喝臘八粥有驅(qū)寒的實際作用”。
“北京有句俗話,叫‘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足以說明天氣嚴寒程度。人們會在這一天把熬好的粥送給窮人,也是過去一種送溫暖的形式吧。”劉一達表示。
“不光是普通人家,同樣,古代的臘八節(jié),皇宮里也要熬粥,分給文武百官吃。北京的寺廟還會熬臘八粥,免費舍粥,人們可以免費去喝。”劉一達回憶道,“像潭柘寺、雍和宮都是這樣”。
除了臘八粥之外,老北京人還會泡臘八蒜。劉一達介紹,剝完蒜以后,將其泡在醋里,從臘八節(jié)那天開始,一直到大年三十吃餃子的時候再打開,中間間隔大概二十多天,“那會兒每瓣蒜都泡得綠瑩瑩的,吃餃子剛好”。
來源:中新網(wǎng)
原文標題:老北京人記憶中的臘八節(jié):煮臘八粥贈四鄰討吉利
原文網(wǎng)址: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6/01-17/7719345.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