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數(shù)量大,鑒于謝某系受人誘惑、利用犯罪,毒品全部被查獲未流入社會以及毒品含量較低等具體情節(jié),對其從輕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并處沒收財產5萬元。
法官說:這是一起典型的外國人利用中國女性走私毒品的案件。近年來,中國海關在各地機場、海關查獲的非洲黑人男子利用中國年輕女性走私、販運毒品的案件呈上升趨勢。此類案件中,這些黑人男子所采用的手段大同小異,即先是利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和中國年輕女性聊天,打著談戀愛的幌子騙取信任后,主動出錢讓中國女性出國“旅游”“見長輩”,再讓她們返回時將夾帶有毒品的物品帶入境內;或者在境外將毒品郵寄進境,再安排中國女性代收郵包,轉交給真正的毒販。有些人盡管已經(jīng)意識到所帶回來的物品或者所代收的郵包存在問題,但仍然抱著僥幸心理,最終被查獲歸案。
在自己車里
容留他人吸毒也是犯罪
在昨天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法官也提醒,愛喝茶的人要小心“阿拉伯茶”。近年來,新型毒品犯罪明顯增多,“恰特草”又稱“東非罌粟”,俗稱阿拉伯茶、巧茶,含有興奮物質卡西酮,對人體中樞神經(jīng)具有刺激作用,并容易成癮。以前,浙江毒品犯罪涉及的毒品種類主要是鴉片、海洛因等傳統(tǒng)毒品。近年來,由于新型毒品的原料容易獲得,制造工藝簡單,利潤豐厚,且社會公眾對甲基苯丙胺(主要是冰毒、麻古)、搖頭丸、氯胺酮(俗稱K粉)等新型毒品的毒性認識不足,加之部分娛樂場所包庇、縱容甚至直接提供新型毒品,新型毒品犯罪案件明顯增多。
還有由于吸毒在我國尚不構成犯罪,一些吸毒人員進而以為提供場所與他人一起吸毒也不構成犯罪。近年來,容留他人吸毒案件數(shù)量快速增長,從2010年的281件,逐年快速遞增到2014年的1895件,特別是今年1至5月份共審結該類案件高達1985件。
這里的“場所”不僅包括自有住房、出租房、辦公室等,還包括行為人在賓館、酒店、浴場等公共場所開的房間,甚至在自己車內容留他人吸毒也可以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