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工作的曹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孩子所上的早教機構2年(168節(jié)課)所花費用近3萬元?!爸荒苷f是給孩子找到了玩伴,保姆只能給做飯,不能陪著玩。收費都很貴,沒辦法。”
記者以家長身份在石家莊一早教機構試聽了一堂為2到3歲孩子開設的英語課。但從現(xiàn)場情況來看,幾乎沒有孩子在狀態(tài)。“孩子可以聽不懂,但會慢慢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天賦。”老師課后介紹說。
“憂”:師資、課程、監(jiān)管三大“硬傷”
“單獨兩孩”的政策,無疑更加催熱了早教市場。但是,火熱的勢頭并沒有讓這一市場變得成熟。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當前早教市場仍面臨多重問題:
——過低的門檻,參差的師資。
北京一位原早教教師透露,早教班招收教師不會看“資質”怎樣。通常經(jīng)過兩個月的教材培訓和試講,再做一段時間助教就可以上崗。據(jù)了解,目前國內尚無早教教師的專業(yè)資格認證,只能用一些類似育嬰師資格證的同類證書或是各種國際幼兒教育派別的資格認證進行補充。
——隨意設置的課程。
在石家莊市,不少早教機構提供“美式嬰兒培養(yǎng)”、“蒙特利梭教學”等讓人眼花繚亂的課程設置,并宣稱“科學培養(yǎng)”。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袁愛玲認為,如果早教班通過做運動、談話等方式為孩子和家長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對于孩子以后注意力以及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很重要,但一些課程明顯超過孩子知識量的接受能力,這樣的早教的方法有可能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感。
——缺失的監(jiān)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