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條件
年齡在22歲至45周歲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這些捐精人數(shù)中,主力依然是大學生,“大概占到70%~80%。”李玉山說,之所以大學生多,首先是因為他們接受新事物比較快,二是年富力強、精力充沛,而且沒有夫妻生活,每次捐精的質(zhì)量一般能保證。
不過,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目前社會上的捐贈志愿者也在逐步增加,“前幾年,大學生比例要占到90%呢?!?/P>
李玉山認為,這種變化說明“捐精行為”正日益得到更多的人認可。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捐精,捐精者需要年齡在22歲至45周歲、身高不低于1.70米、中專以上學歷,而且身體健康、無傳染病、遺傳病和遺傳病家族史。
此外,精子捐獻的標準比生育標準要高得多,根據(jù)衛(wèi)生部的規(guī)定,衡量精液質(zhì)量主要有五個指標:精液量>2ml,液化時間<60分鐘,密度>60×106/ml,前向運動精子>60%,精子正常形態(tài)>30%。
其中上班族因為壓力大精子質(zhì)量差很少有能通過的,而大學生群體,合格率也勉強超過20%,社會人士的合格率不到10%。
“由于現(xiàn)在環(huán)境、工作壓力和不良生活習慣等問題,導致男性的精子質(zhì)量普遍下降,所以國家也有可能修改此標準,適當降低精子庫的供精門檻?!?/P>
避免近親
一人精子最多給5人受孕
一個人捐出精子后,會不會產(chǎn)生近親結(jié)婚等倫理問題?
“可能性幾乎為零。”李玉山說,我國針對精子捐獻的政策相對較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定,每位志愿者一生中只能捐獻一次,每一名捐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使5名婦女受孕。
捐獻者在捐獻時,都會錄下指紋存檔,以避免多次捐獻的情況。
據(jù)了解,每一個捐精志愿者在捐獻前都會接受免費體檢,初步體檢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視力、血壓、色盲色弱;抽血化驗項目有血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離子、血型、乙肝兩對半、丙肝、梅毒、艾滋病、染色體等;精液需要做淋球菌培養(yǎng)、支原體培養(yǎng)、衣原體培養(yǎng)和一般細菌培養(y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