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化師從骨灰從將雜質(zhì)挑走。
平均一天火化40多具遺體
記者:此前有人反映,為什么他的家屬火化后,骨灰還有一些塊狀的,他有疑惑,是不是燒的時候不充分?
殯儀館:燒成的骨灰是不一樣的,因人而異。比如,生前年輕力壯的人,因為骨頭質(zhì)量比較好,火化燒成灰后,他的骨灰會完整一些,成塊一些。而一些年紀(jì)比較大的人,骨頭松一些,質(zhì)量沒那么好,易碎,燒出來的骨灰就會細(xì)一些。
記者:最多的時候,一天要火化多少具遺體?如何保證忙中不會出亂?
殯儀館:我們平均每天要火化40多具遺體,每年冬天過年前后,火化遺體數(shù)會增加,因為有些老人身體抗不住寒凍離世,特別是2008年冰災(zāi),當(dāng)時,最多一天曾火化了90多具遺體。
不管每天有多少遺體要火化,我們都會延長火化時間,直到當(dāng)天所有的遺體全部火化完畢。忙碌的時候,一般要到晚上8-9點才能完成全部火化工作;最忙的時候要到晚上10點。但不管多忙,我們都是嚴(yán)格按照流程去操作,不會讓骨灰混淆。
陳師傅介紹,火化爐共分為兩種:扒灰爐和撿灰爐,逝者家屬可自行選擇。選擇扒灰爐是指,在火化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每隔十多分鐘,便用兩米多長的鐵鉤,將遺體鉤到噴槍口,另外還不時翻動遺體,以使遺體燃燒得更快、更充分一些。
撿灰爐是指,在火化過程中不能撥動遺體,而是讓它自行完整地燃燒。一般從撿灰爐出來的骨灰較為大塊、成型,可以由家屬親自撿骨灰,也可以讓工作人員代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