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報道 受少子化影響,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為讓大學彈性因應招生情形,新增實時申請系所停招做法,即若2019學年新生注冊人數未達核定名額30%,可于9月20日前申請2020學年停招。目前已有一校兩個研究所申請。
據《聯合報》報道,此前教育主管部門通常于前一年7月核定各校下一學年度招生系所,即便各校于當年9月新學年開學時發(fā)現注冊情形不佳,已無法申請下一學年度停招。
此次新增做法前,已有一般大專校院系所班組105案,經過今年3月提報,7月底由教育主管部門核定2020學年停招、裁撤,其中57案停招、48案裁撤。
據報道,臺灣一般大學的大一新生生源逐年下降,以2019至2022學年度為例,大一新生生源下降總降幅將為25.7%,其中2020學年度為降幅最大一年,將減少2.4萬余人,被各大學稱為最嚴苛的少子化海嘯考驗。
而系所增設、調整及停招是大學自主權責,即由學校依校務發(fā)展需求自行評估,經過與系所師生溝通、校內審定程序通過后,再提送教育主管部門申請。
如輔仁大學2020學年度停招哲學系、宗教系進修學士班,并新設“醫(yī)學信息與健康科技”“室內設計”兩個進修學士學位學程;圖資系則停招并轉型為“信息創(chuàng)新與數字生活”進修學士學位學程。
輔大教務長王英洲表示,停招的進修學士班主要是因為新生報到率、學生在學率、畢業(yè)率都不太理想,和學校進修部的其他系有很大差距。進修部的設立本來就是機動性的,市場有需求就開學程,當市場需求不在,系所自然跟著動態(tài)調整。
據《聯合晚報》相關報道,大學針對產業(yè)需求而增設系所,增強招生吸引力,也是應對少子化影響的選擇之一。如南華大學新設生死學博士班培養(yǎng)高階生死教育人力;文化大學增設法律學系企業(yè)金融法制組,因應洗錢防制師等新職務需求;中華大學新設應用外語暨智能商務學士學位學程,招收日本學生以全英語方式學習AI與信息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