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色欧美视频,今夜无人入睡免费播放电视剧,日韩成人毛片在线,粉嫩av中文字幕,国产黄色大片在线观看,哥布林的洞窟,黄色小网站入口

您現在的位置:?臺海網 >> 新聞中心 >> 臺灣 >> 寶島萬象  >> 正文

過半縣市老人多過孩子 臺灣社會思考"老病死"

m.dddjmc.com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用手持設備訪問
二維碼

  臺北民生東路上的老人、老屋、老樹。

  臺灣當局近日披露統(tǒng)計數字,臺灣老化指數今年2月首度破百,達到100.18。老化指數指老年人口對幼年人口的比例,當老年人口大于幼年人口時,指數便會大于100。數字顯示,臺灣22縣市中,已有15個縣市老化指數破百,意味著臺灣有68%的縣市老人比孩子多。

  人口老化最嚴重的縣市包括臺北市、嘉義縣、云林縣、南投縣,就這些縣市分析,臺北市因醫(yī)療資源發(fā)達吸引不少高齡人養(yǎng)老,而嘉義這樣的農業(yè)縣,青壯年大多外出工作,在外成家生子,往往落地生根,不再返鄉(xiāng)。

  臺灣20多年來一直為降低人口老齡化努力。1993年,臺灣老年人口已占總人口的7%,進入“高齡化社會”。之后,老化速度停不下來,2016年5月老年人口已占總人口數的12.78%,今年2月又攀升至13.33%。臺灣當局預估,臺灣老年人口明年將達到14%,2026年將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令勞動力短缺,社會福利負擔過重,財政吃緊,家庭和社會都難承受。因此,養(yǎng)老問題成為臺灣社會的熱點,也是每次領導人選舉時的攻防焦點。比如2016年臺灣領導人選舉,國民黨提出的是保險制,就像臺灣的健康保險制度一樣,以保險作為長期照顧體系的財源;民進黨提出的是稅收制,即用遺產稅和房地產交易稅支付養(yǎng)老機構。蔡英文勝選后,于2016年11月試辦她的“長照(養(yǎng)老)2.0計劃”,按照這個計劃,臺灣將建立起以社區(qū)為基礎的養(yǎng)老系統(tǒng),每3個里(村)就要有一個養(yǎng)老機構。但是,有學者指出,如果養(yǎng)老的財源來自稅收,則稅收不穩(wěn)定,“沒有財源都是假的”,有臺灣民眾認為,社區(qū)養(yǎng)老的概念太模糊,“送一次飯就算養(yǎng)老”?再加上養(yǎng)老機構時有事故發(fā)生,近日桃園市龍?zhí)端搅坌拈L照中心發(fā)生火災,造成17人傷亡,因此,雖然蔡英文下令她的養(yǎng)老計劃“不許失敗”,但臺灣輿論并不看好,有人鐵口直斷“肯定失敗”。當下,養(yǎng)老還是要家庭各顯其能,老人自求多福。

  當下,臺灣社會出現越來越多反思老、病、死的聲音。臺灣女作家簡媜《誰在銀閃閃的地方 等你》書中提出“老,是一門高深奧妙的學問,必須學習”,獲得社會的認同。簡媜直面老、病、死,用26萬字探討?zhàn)B老、喪葬、遺產等問題,指出我們3歲進幼兒園,7歲上小學,“卻從不認為滿65歲的人也應到老年學校報名,學習如何面對緊接而來的老病死聯合課程”。 “一個毫不準備的人是不負責任的,他把問題留給家人及社會。”

  也有不少社會名流向社會傳遞了自己對老、病、死的新觀念。近日,在臺灣有“聲音最小、貢獻最多”之稱的前副領導人李元簇高齡離世,馬英九、蔡英文等不分藍綠的政治人物紛紛上門吊唁,臺灣媒體也報道了這位隱居多年的政要的最后生活:在床頭貼上“不要幫我插胃管”的字條、交代家人“不急救”、生前表示要樹葬……

  近日,臺灣作家瓊瑤也公開了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信,信中交待無論自己生什么重病,她都不動大手術、不送加護病房、絕不插鼻胃管,強調不要各種急救措施,身后事不用任何宗教方式悼念,火化后花葬,不發(fā)訃文、不公祭、不開追悼會、不設靈堂、不要出殯,“盼一切從簡。”

  高齡社會的困境、作家的思考、名人的示范……這些都在悄然改變著臺灣社會的固有觀念,也在檢驗著社會的成熟度:“我們的一生花很長時間與心力處理‘生’的問題,卻只有很短的時間處理‘老病死’,甚至,也有人特別不愿意面對這無人能免的終極問題”……

相關新聞
蔡若搞不定兩岸,臺灣社會恐分裂

臺海網2月7日訊 海峽導報特約評論員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蔡英文執(zhí)政已超過半年,若連同執(zhí)政準備期算是超過一年,兩岸、涉外議題與“內政”沉疴相互連結與糾纏,形成外部因素通過內部抗爭,惡化兩岸治理與臺灣社會穩(wěn)定,治絲益棼,陷入危機困境。兩岸政策稍有處置不當,更容易造成社會分裂與對立。   島內民眾對蔡當局處理兩岸關系的正負面評價,...

媚日成臺社會"政治正確":馬英九曾追思殖民建筑

以“灣生”日本人為題材的書,一度在臺灣大受追捧?! 。ㄙY料圖片) 圖為臺灣民眾在臺北日本交流協會前抗議,要求日本反省戰(zhàn)爭責任,向當年臺籍“慰安婦”受害者道歉賠償?! 。ㄙY料圖片) 臺灣日據時期,日本人在臺灣所生的子女,被稱為“灣生”日本人。1945年日本戰(zhàn)敗后,這些...

本網記者對話臺灣知名作家張大春:“自自冉冉”背后,是撕裂的情感

臺海網1月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靜嫻/文 網絡圖)“自自由由”還是“自自冉冉”?   只是寫詩時落筆潦草了些,卻因為被蔡英文辦公室引用印制成春聯引起風波。已經過世70多年的臺灣作家賴和,成為新年伊始臺灣輿論“口水戰(zhàn)”的主人公。   臺灣知名作家張大春在其個人臉書上連...

“納粹風波”折射臺灣社會認知錯亂

臺海網12月31日訊 海峽導報特約評論員、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張宇韶今日在海峽導報撰文說,新竹光復高中學生在校園游行中穿著軍裝扮演希特勒并行納粹式敬禮,不僅引發(fā)媒體的撻伐,同時遭致以色列與德國“駐臺”單位的嚴正抗議,最后使得蔡英文辦公室出面解釋民進黨當局的基本態(tài)度,可見事態(tài)的嚴重性。   平心而論,事件爭議的性質其實還算單純,簡言之就是臺灣當下的...

蔡英文:臺灣當局將會堅定地捍衛(wèi)在南海的“主權”

據香港中評社12月9日報道,臺“內政部”9日起在“國史館”舉辦“經略南海 永保太平-收復南海諸島七十周年紀念特展”。蔡英文致詞時除了透過視訊影像電話與“海巡署”南沙指揮部指揮官王茂霖進行對話,勉勵駐島的“海巡署”官兵保護南海疆土的貢獻,還強調南海海域問題復雜,臺當局會堅定地捍衛(wèi)在南海的“主權”。   臺“內政部”與“國史館”合辦“經略南海 永保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