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情人的情人節(jié)》
渴望發(fā)瘋式的愛情
《沒有情人的情人節(jié)》這首歌蠻特別的,因為它在專輯里并不是主打,完全沒有想到它會突然之間受歡迎。是自然發(fā)酵蔓延,傳唱度非常高的歌。
這首歌出自當時在上華以前華星唱片公司內(nèi)部的制作主力,我們比較熟一點,當時他們覺得這首歌很好,希望由我來交給公司,因此我先幫他們唱了小樣(Demo)交上去,這樣說服力就會更強。就這樣公司也覺得不錯,就進了錄音室,并沒有特別之處。但這首歌現(xiàn)在看來與演唱會“臺北愛情故事”的主題像是一種呼應。
我出生在高雄,在臺中長大,后來到臺北工作。臺中那個環(huán)境比較淳樸,在那個環(huán)境里的愛情故事會借由一本書來建立關(guān)系,傳達情誼;臺南則是比較奔放的方式,青梅竹馬的故事;而臺北則是一個非常都會的城市,會有不同的愛情價值觀。
那個時候的愛情觀與現(xiàn)在也很不一樣,年輕的時候渴望那種轟轟烈烈的,瓊瑤小說里那種男主角在狂風暴雨中呼喊你的名字,發(fā)瘋式的愛情。你就會覺得年輕的時候就應該要有這樣的一段。可是沒有發(fā)生,我的青春就這樣過去了都沒有發(fā)生。“長發(fā)為君留,就應該為君剪”這樣愛情似乎已經(jīng)很少見了。
現(xiàn)在當然年紀慢慢增長以后,你會意識到不再渴望花前月下那種劇情,而是覺得平穩(wěn)的生活才是幸福。
再唱那些歌
回到小女孩的狀態(tài)
新京報:以上幾首歌這次演唱會都會唱嗎?反復演繹是否會有審美疲勞?
孟庭葦:都會唱的。其實《冬季到臺北來看雨》這首在2005年曾有一個爵士風格的版本。而在演唱會上,我通常還是會唱舊版本,因為最初的版本給大家更多連接性,可以連接到那個年代,記憶起自己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你說的審美疲勞,其實我遇過同期的歌手,他們經(jīng)常會說某一首歌已經(jīng)唱到快吐了。而我沒有這樣的感覺,可能因為我比較感性,每一次當我站上舞臺,開始唱的時候,就會回到小女孩的狀態(tài),回到我在那個年紀站在舞臺上唱這首歌,或者回到錄音室里面,我在唱這首歌時候的場景,所以不會膩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