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韓冰
年底“九合一”選舉日趨臨近,民進黨整體選情低迷。為挽救選情,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在全臺范圍內開展選舉造勢活動,啟動“輔選列車”四處拉抬該黨參選人聲勢。7月底,蔡英文赴新竹、嘉義等地舉行為期一個多月的候選人授旗誓師大會;9月以來,民進黨啟動所謂“百工百業(yè)挺改革”全臺輔選列車,蔡英文、“行政院長”賴清德兩人共同亮相替候選人造勢。然而,由于蔡當局執(zhí)政不力,蔡英文等人雖竭力進行選戰(zhàn)動員,但依舊很難扭轉年底選情頹勢。
一是強打“改革進步牌”效果有限。民進黨以“改革挺臺灣”為多場輔選活動的主軸,以自吹自擂方式宣傳改革成果,企圖達到騙取民眾選票的目的。蔡英文在臺中市、新竹縣、嘉義縣等地致辭時,強打民進黨執(zhí)政主導的“年金改革”、能源轉型、“轉型正義”等所謂“政績牌”,稱“好政績不怕抹黑和比較”,“民眾要用選票展現(xiàn)臺灣民主價值”,聲稱“年底選戰(zhàn)的意義,就是要守護改革成果”。實際上,蔡當局除在清算國民黨黨產(chǎn)方面收獲頗豐外,其他改革績效乏善可陳。“司法改革”仍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一例一休”、“年金改革”等引發(fā)極大社會爭議,導致各種抗爭頻繁出現(xiàn),嚴重沖擊島內社會。因此,對蔡英文與民進黨將年底選舉定性為“改革與反改革、進步與退步的對決”,自我鼓吹“改革進步”的做法,島內民眾反應負面,表示蔡當局在推進“救年金、討黨產(chǎn)、減稅金、新能源”等所謂“改變臺灣的改革”時,一意孤行、拒絕合理方案,“不是為了臺灣的未來,只是為了民進黨一黨之私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