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問題不在于管中閔的兼職與獨立董事,而在于他政治不正確,在于他不屬于綠營,在于他還曾出任馬英九執(zhí)政時的“國發(fā)會主委”,還在于他“不搞臺獨”。這就犯了蔡英文的用人大忌。一切重要人事任命,以是否屬于綠營或“傾獨”為標準。假設管中閔是綠的,同樣發(fā)生了上述所謂的爭議事件,臺教育部門會不會任命或退回臺大重選?答案是簡單而明確的:臺教育部門會力排眾議在第一時間任命。政治正確、顏色正確,成為蔡當局處理政務尤其是人事任用的首要標準。
問題可能還不僅僅如此。臺灣大學是臺灣高校之首,管當校長可能會影響蔡當局推動“文化臺獨”,擔心可能會在臺大受阻,擔心蔡多年來在臺大培養(yǎng)綠營勢力的努力受到影響,甚至擔心未來臺大變?yōu)?ldquo;藍營陣地”。
就在管中閔事件出現(xiàn)重大爭議之時,前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潘文忠被迫辭職下臺,蔡當局任命東吳大學副校長吳茂昆出任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不料,吳的問題更多,不僅在大陸兼職任顧問,在美國申請專利開公司,還涉及瀆職等多種“罪證”,問題遠比管中閔嚴重,但綠營極力卻為其辯解與辯護,而且并不影響他的就職上任。不僅如此,另一大學校上任前也曾擔任企業(yè)董事,不會受到影響;現(xiàn)任“科技部長”陳良基在日前立法部門答詢時也表示在臺大任內(nèi)兼任獨立董事。這就是民進黨,膽子夠大,敢做敢為,什么民主,什么法治,什么標準,統(tǒng)統(tǒng)作廢,只要政治正確,只要夠綠,我就敢于任用,你不夠綠,不是綠營信任之人,就不堅決不用,不論是否有能力,是否是依法獲得推薦或遴選,你反對黨奈我如何!這對當前蔡英文當局大力推動的“轉型正義”是多么諷刺??梢?,今天的臺灣,哪里還有什么真正的民主,哪里還有正義、公平可言,蔡英文早已變?yōu)槊裰餍陋毑?,唯我獨尊,只有專權與濫權。
盡管島內(nèi)出現(xiàn)強烈的批判之聲,盡管臺灣大學等發(fā)起“新五四運動”,抗議蔡當局違法反民主,破壞大學自治自主,要求讓管中閔依法出任臺大校長,但似乎難以改變蔡當局的錯誤決定,不會改變其“拔掉”管的堅定意志,當然不會改變其“唯獨是用”的雙重用人標準,不會改變其“唯綠唯是”的“臺獨至上”標準,當然更改變不了其“遏藍打統(tǒng)”與“壯大臺獨”的執(zhí)政目標。
令人感慨的是,多年來臺灣島內(nèi)哪些所謂的公民抗命的社會運動者或社運領袖們不見了,失聲了,不再抗議,不再爭取民主與人權。可見,臺灣民主背后隱藏著嚴重的“臺獨分裂意識”,“臺獨意識”遠遠超過民主價值。民主只不過是蔡當局與綠營勢力推動“臺獨”的遮羞布。如今蔡當局打著民主反民主,正在以民主的名義摧毀臺灣僅存的一點民主價值,僅存的一點自豪。而廣大的臺灣民眾,何是才能夠真正覺醒,做出正確的選擇? (作者 王建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