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臺灣政黨的競逐,臺灣實踐大學企業(yè)管理學系講座教授江岷欽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臺灣的“時代力量黨”的崛起屬順勢而起,抓緊“反中”議題和藍營支持者不出來投票的狀況下造成海嘯式成功。但隨著這波“反中”議題慢慢冷卻,中國大陸對臺灣議題冷處理、民進黨也不在此議題上操作、藍營支持者回鍋的時候,時代力量不見得會泡沫化,但它不會再創(chuàng)造像2016年那樣的光景。
江岷欽曾任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兼系、所主任、臺北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教授等。研究領域為組織理論與行為、企業(yè)文化與領導、企業(yè)倫理與企業(yè)社會責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校區(qū)公共行政暨政策博士、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江岷欽表示,時代力量黨屬傳教士型政黨,有使命感,崛起方式以議題取勝。時代力量2016年得票數(shù)超過74萬張,得票率超過6%,讓許多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人如洪慈庸、林昶佐等人選上“立法委員”,打敗前國民黨“立委”楊瓊瓔、林郁方等人,最大原因就是在議題取向成功。
2016年時馬英九當局與中國大陸關系友好,準備簽訂服貿協(xié)定,在此狀況下,臺灣對中國大陸過度依賴的批評聲浪也漸漸浮出,讓時代力量可順勢而起。江岷欽就表示,造成時代力量擁有海嘯型優(yōu)勢最大的trigger(觸發(fā)點)是中國大陸。那時臺灣人民對馬英九執(zhí)政時期的兩岸政策感到害怕,害怕中國大陸的強大“蠶食鯨吞”臺灣。而時代力量就是趁此機會抓住反服貿、“一中”議題。
但中國大陸現(xiàn)在對臺灣議題都冷處理,讓時代力量在對中國大陸議題上沒有施力點。再加上,那些過往時代力量所提的爭議議題,如打國民黨黨產(chǎn)、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等,民進黨已在處理,因此隨著議題的消散,江岷欽認為時代力量的支持度會下降。
在民進黨方面,現(xiàn)在是蔡英文執(zhí)政,蔡又端出“維持現(xiàn)狀”,等于掛出免戰(zhàn)牌。因此,江岷欽說,“當老大掛出免戰(zhàn)牌時,做小弟的再怎么興風作浪都無法掀起重大的波瀾。”
在與國民黨搶票方面,江岷欽認為,時代力量之所以能夠成為臺灣第三大黨,是2016年藍營支持者對國民黨失望,不出來投票的緣故。他指出,馬英九在2012年時得票數(shù)是6百多萬票,但朱立倫在2016年時只有3百多萬票,這消失的3百多萬票,軍公教占很大部分??涩F(xiàn)在這些軍公教發(fā)現(xiàn)不投票導致他們權益受損。因此,2018年時,當初沒有出來投票的3百多萬人絕對會出來為自己權益投票。
江岷欽表示,現(xiàn)在民進黨已轉型掮客型政黨,大小通吃,不走極端路線目的就是要繼續(xù)執(zhí)政,把中間選民包括吸過來。在這樣的狀況下,他不認為民進黨會禮讓時代力量。所以當內部參選機制是一樣、餅就這么大的時候,時代力量可吃到的東西就會少很多。江岷欽還認為,時代力量也沒有以個人魅力取勝無論怎么樣都可以獲得民眾支持的候選人,因此它要繼續(xù)擴張是很困難的。
江岷欽認為,如果時代力量要在2018選舉中有一鳴驚人表現(xiàn),那它就必須要有堆迭驚濤海浪能力,炒作新議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