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教授接著說:“身為《灣生回家》的支持者,我不能不感到失望,而且有一定的挫折感。因為這個事件并非只是身份造假,它對于臺灣歷史也構(gòu)成很大的褻瀆。這是利用臺灣人的歷史失憶癥,才使謊言獲得存在的空間。利用人的善良而進行欺騙,這是最險惡的行為。我們曾經(jīng)對臺灣歷史一直無法認識清楚,是因為黨國體制的長期蒙蔽?,F(xiàn)在利用這種蒙蔽又進行另外一種欺騙,這是對整個臺灣史的巨大傷害。到現(xiàn)在,我還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情緒平息下來。”
陳芳明有說:“我們都被騙了。”他感嘆在臺灣重建歷史、填補過去的失憶癥的過程中,因為太相信這些故事,真相揭發(fā),大家不愿意聽陳宣儒的謊言,紛紛離去。他建議不要再發(fā)行這本書,要收回他對陳宣儒另一本書《我在南方的家》的推薦。
臺灣“文化部”曾頒金鼎獎給《灣生回家》?,F(xiàn)在他們要討論是否應(yīng)該追回獎項。
當今有不少臺灣人不只歷史失憶,而且偏愛做選擇性的失憶,刻意在國家民族上做一廂情愿的妄想,說穿了就是:有些人想死了要作日本人,以便遂了那個“獨立建國”的宿愿,千方百計的讓臺灣能夠再成為日本的“國境之南”,這豈不比單獨的“獨立建國”穩(wěn)當?shù)枚???/p>
然而這些偏執(zhí)主觀意愿,改變不了客觀事實。臺灣不可能再度成為日本的“國境之南”,“臺獨”支持者企望能依附日本而“獨立”的機率極低。試問:究竟有多少人,甘心情愿去做軍國主義者殖民統(tǒng)治下的三等公民?(唐荒 資深政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