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當局擬開放日本核災食品進口遭到民眾強烈抗議(臺媒圖)
導報特約評論員:陳嘉爵(臺灣時事評論員)
10月底“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會議結束,臺面上并沒有亮眼的談判成果,臺當局11月中旬卻突然推出了要開放日本核災區(qū)食品進口,而且要在短短3天時間內,急著把10場公聽會辦完,造成了一片嘩然。
一不智: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怎么這么急?
就島內政治而言,“一例一休”法案因“在野黨”與勞團強烈質疑,才剛剛退回立法機構“衛(wèi)環(huán)委員會”重審,如今臺當局行政機構另辟戰(zhàn)場,研擬解禁日本核災區(qū)食品。如此倉促決策,沒有與社會團體充分溝通,也沒有足夠資訊讓民眾了解輻射食品的風險,10場公聽會還是應了立法機構的要求才開,這必然會與“一例一休”案一樣遭受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