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靄琳
民進黨版兩岸監(jiān)督條例即將出爐,外界解讀民進黨“立委”及親綠媒體的敘述,認為啟用“兩岸”而非“國與國”來命名,是即將執(zhí)政的蔡英文對大陸釋放之善意,頗有藉此取代“九二共識”之意,但從大陸官方近來堅定不移的重申“九二共識”,如此算盤恐怕打錯了。
民進黨內部仍有許多“天然獨”的基因,蔡英文想憑借“兩岸”監(jiān)督條例之命名化解對岸對“九二共識”之堅持,但也難保內部“天然獨”者不會有異聲,懷疑取得政權的蔡英文,即將放棄臺獨信仰。
為了對“天然獨”團體表示尊重,迄今民進黨團也只能“妥協”,不強制民間版的“國與國”版本撤件,但民進黨團強調,將來立法三讀通過的版本仍以“捍衛(wèi)”民進黨團的“兩岸版”為主。
而一向親綠的媒體,報導時更特意以特稿方式替蔡英文緩脥,包括論述民進黨既已贏得政權與“立法院”多數,就不用擔心“黑箱”,反倒是要思考監(jiān)督條例的可行性,包括以“兩岸”的字眼,避免碰觸“兩國”、“兩區(qū)”之爭。
費盡一切唇舌替民進黨版的兩岸監(jiān)督條例背書,一則是憂心黨內“天然獨”人士反彈,一則也替民進黨“今是昨非”的立場漂白;更代表綠營黨內異聲仍在,蔡英文的“兩岸”不挑釁政策,其實也在走鋼索的力求平衡。
再者,“兩岸監(jiān)督條例”看似是民進黨的“天然獨”向“九二共識”退讓妥協了,但從民進黨釋放出“舉世罕見”的談判前、談判中、簽署后等三階段都要向“立法院”報告,而且可以左右談判的“史上最強監(jiān)督機制”訊息得知,民進黨骨子里并不支持兩岸關系正?;瑢韮砂赌芎灥膮f議,大概只剩環(huán)保、飛安等無關痛癢的協議了。
而構建在“九二共識”基礎之上的服貿、服貿協議,雙方迄今仍各有立場、各有堅持,仍未對焦。由此得知,民進黨對大陸堅持“九二共識”的響應,依然表錯情、會錯意。
即便如此,仍不難看出,即將執(zhí)政的民進黨不得不開始轉彎了。其自知過去為了趕走國民黨,贏得政權的路線太偏激,以致換位置就換腦袋的上位政策正不斷出現。民進黨在野時口口聲聲要臺獨,如今政權在握,為何怯步了?為何把“兩國論”搬到后面,又把“兩岸”前挪當擋箭牌。
追根究柢,原來民進黨搞出的“民粹”主義,讓許多政策,民進黨做就是“愛臺灣”,但國民黨做就是“賣臺”,但最終也到了害人害己的境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