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zhí)稑?

臺灣呂氏河?xùn)|祠堂
臺海網(wǎng)3月11日訊 1990年8月,呂秀蓮回到家鄉(xiāng)南靖田中村。村里人都記得,那天,呂秀蓮穿花色衣裙,戴金邊眼鏡,一頭卷發(fā),笑容滿面,走在村里。當時,臺灣人返鄉(xiāng)還很稀罕,全村上下都趕來圍觀,喊她“秀蓮姑”。田中村有一座叫龍?zhí)稑堑耐翗?,樓?nèi)有一口8米深的水井,用土灰筑起的井沿被歲月磨出好幾處光滑的凹痕。呂秀蓮站在古井邊,打了一桶井水,觸景生情道:“我要喝一口故鄉(xiāng)的井水,這叫飲水思源。
當時,呂秀蓮還是桃園縣縣長。在臺灣,呂氏以桃園縣居多,其余還有新北市、臺北市、高雄市、嘉義縣。呂秀蓮是呂祖廷玉公渡臺傳下的第六代孫。清乾隆五年,居住在龍?zhí)稑堑膮瓮⒂?、余慈成夫婦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乘風(fēng)破浪,自廈門渡海赴臺,在桃園埔子開基耕耘,奠立基業(yè),成為呂氏來臺的第一代祖先,并留下“忠孝傳家、寬厚有余”的家訓(xùn)。其子孫繁衍發(fā)展,如今已有四千多人。
呂秀蓮是第一次到大陸,當然也是第一次見到土樓。這座祖先居住過的土樓建于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3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坐落在田段之中,坐西朝東,四周群山環(huán)抱。樓內(nèi)嵌有兩副對聯(lián):“龍躍浪高春氣暖,潭深源遠水流長”?!褒埿蕴煨薪?,潭清印月明。”因為建于龍年,且樓前溪流經(jīng)過,有一大深潭,故取名為“龍?zhí)稑恰薄H缃襁@里是南靖縣土樓博物館暨福建土樓民俗展覽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