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少子化問題嚴重,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提議戶政單位可透過資料勾稽給相關單位介紹獎勵生育政策,引發(fā)島內一片嘩然。(圖源: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
臺灣近年少子化問題愈趨嚴重,臺當局行政機構新任負責人卓榮泰日前突發(fā)奇想,宣稱戶政單位可將適婚年齡的未婚青年或結婚未生子的民眾,通過資料勾稽給相關單位介紹獎勵政策。此言引發(fā)議論,被質疑是“查水表”、侵犯隱私,遭致各界批評。
臺灣總新生兒數(shù)持續(xù)創(chuàng)新低,民進黨過去八年砸4000億元(新臺幣,下同)搶救少子化,出生率仍節(jié)節(jié)下墜。卓榮泰7月1日出席活動提及,少子化要靠戶政人員,他們最知道哪個家庭、哪些青年到適婚年齡還沒結婚,“或是結婚好幾年還沒動態(tài)”。他建議,可以將這些資料勾稽出來給相關單位,做更多獎勵政策的介紹,或政令宣傳上的互相溝通。
不過,卓榮泰此議一出,引發(fā)島內一片嘩然。國民黨民代黃健豪表示,該做法過于荒謬,等同于是逼人家生小孩,臺行政機構應該做的是透過資料分析家庭背景、教育、就業(yè)狀況,進而推出政策。他認為,把婚姻關系和生育與否的信息拿出來當作針對個人的政策工具,已是侵犯隱私的嚴重問題。
民眾黨民代麥玉珍指出,解決少子化問題不是單靠勾稽資料就能增加生產誘因,這完全治標不治本,而是要編列相關預算,例如提供學費補助。若要讓年輕人敢婚、敢生,應該通過政策幫忙才會長久,“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沒有為年輕人的未來著想。
國民黨民代賴士葆則批評,卓榮泰此舉是管太多,“沒結婚、沒生小孩是罪嗎?”他質疑,臺當局每年在少子化預算上花費上千億元,但實際效果卻很差,“越幫,生的小孩越少”,如今每年出生人口已降至15萬以下。

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圖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卓榮泰寄望戶政單位拯救少子化危機也讓相關人員傻眼,有人感嘆“我最好能知道誰家該生小孩了”,也認為卓榮泰對戶政人員的任務和認知似乎離第一線太遠。臺灣北部一名戶政官員表示,“卓榮泰的說法已經有點過頭”,不僅侵害個資,也會讓民眾感受擾民。
臺灣法界人士指出,島內現(xiàn)行戶政結婚、生子均采登記制,戶政機關原本就有知之權力,但列冊及登記是方便管理運用,當事人不見得想讓無關的人有所知悉。結婚或生子是個人選擇,卓榮泰直接下令要求戶政人員利用個資作針對性處理,把民眾的隱私權置于何地?
此事也引發(fā)島內網友的熱議及批評,不少人認為戶政資料屬于個人資料,若拿來這樣用,恐有“查水表”之嫌。有網友直言,“高物價、高屋價、謀生難,年輕人怎么有余力養(yǎng)兒育女?”“重點是連自己都養(yǎng)不起了,還生小孩。上位者不知民間疾苦,什么都講得輕輕松松的。”“高房價低薪通膨高,不解決永遠少子化”。

臺灣網友評論截圖。
還有網友質疑,“個資可以這樣用?”“連基本個資保護都做不好了,還談什么其他應用?”“這跟打電話來騷擾買保險買股票的有什么差別?”

臺灣網友評論截圖。
也有網友聯(lián)系此前民進黨政策會執(zhí)行長王義川炫耀可以手機定位監(jiān)控游行群眾的丑聞諷刺,“用手機就可以分析了”“監(jiān)控人民是民進黨本質之一,不遮掩就會顯現(xiàn)”“民進黨好多人的思維都是停留在威權時代”“連這都要掌控,民進黨越來越夸張”。

臺灣網友評論截圖。
臺灣《聯(lián)合報》7月2日刊發(fā)社論指出,少子化長年未解,核心問題在于“生養(yǎng)成本過高”,過去蔡英文當局撒幣催生,反而造成“遷戶口比賽”,動聽的口號一籮筐,包括0到6歲一起養(yǎng)、育兒津貼加倍發(fā)、平價教保服務、幼托整合等等,銀子大把花,補貼一波波,新生兒仍日漸稀少,顯見政策沒有對癥下藥。
而選前賴清德提出“0到22歲投資未來世代”政見,說穿了是加碼補貼,并讓雇主提供更具彈性的工作環(huán)境,餅畫得很大,但上任以來未見執(zhí)行,人口政策至今闕如。此次卓榮泰“急病亂投醫(yī)”拋出戶政資料勾稽助攻少子化,衍生擾民、侵犯隱私疑慮,賴清德當局應重新審視創(chuàng)新的定義,別再把錯脈、開錯藥單。【來源: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