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賴清德昨天親上火線宣布將對改革法案提出“釋憲”,并表態(tài)在“合憲”之前不會到民意機構做報告。賴清德過去擔任臺南市長時,創(chuàng)下232天拒不進議會,導致府會關系惡化。賴清德表態(tài)不進民意機構報告,藍白陣營應該已準備好要出招,朝野看起來難有和緩,只會加劇。
香港中評網今天發(fā)表文章指出,在“閣揆”卓榮泰提出改革法案復議案,遭藍白民代聯(lián)手封殺后,賴清德隔了一個周末率先出手,親自召開記者會提出“釋憲”理由。接著,今天再由監(jiān)察機構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周三民進黨團也將送出“釋憲”聲請,再來臺行政機構應也會出手,等于執(zhí)政的“府院黨”全面對在野黨開戰(zhàn)。
不過,大陸方面也宣布“臺獨”22條要以法律制裁“臺獨者”,這凸顯兩岸關系幾乎沒有緩和空間,賴清德是否藉由臺灣內部對抗兩岸局勢,轉移大陸對臺動作?另一可能,若不提出“釋憲”,藍白陣營已經磨刀霍霍,初步鎖定超思雞蛋案、電子身份證等爭議案件要展開調查,激化朝野對抗,能轉移調查的焦點,很可能因此查出弊案的話,將嚴重打擊民進黨接下來的選舉。
除了賴清德已定調親自發(fā)動朝野對抗局面,另一個加劇朝野對抗是罷免案,首先要觀察就是基隆市長謝國梁罷免案能否成功,目前距離第二階段連署罷免門檻3萬792份,差約4000份就能過關,將進入第三階段罷免投票,進入罷免投票階段可能性高。如果謝國梁最后真的被罷免,等于又點燃另一個朝野對抗之火,國民黨會不會反擊也連署罷免民進黨民代?這是接下來很可能會上演的戲碼。
賴清德上周舉行就職滿月記者會,昨日又因聲請“釋憲”親自召開記者會說明。他更提到未來針對重要議題,會不定時召開記者會與社會大眾溝通。
賴清德上任后開始要走自己的路,除了朝野對抗路線確立,且朝越來越加劇方向發(fā)展。賴也希望展現(xiàn)與過去蔡英文經常 “隱形”不同。但蔡也非一上臺就“神隱”,是后來爭議事件被社會批評后才神隱,加上連任后也不那么需要經營選票,才很少公開召開記者會。
未來賴清德親上火線的機會如果變得頻繁,對加劇朝野對立議題親自發(fā)動攻勢,接下來四年確定就是朝野對抗格局,幾乎看不到緩和空間。
來源:海峽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