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吳怡農(nóng)
蔣萬安當選臺北市長,他空下來的民代崗位要進行補選。民進黨征召臺北民進黨黨部主委吳怡農(nóng)參加補選。吳出身民進黨權貴,因為長相討喜,上次與蔣萬安競選民代其實算不錯。選舉的時候熱熱鬧鬧,兩個帥哥你來我往,話題性基本壓過了實用性。吳怡農(nóng)到底有沒有水平反而不是選民在乎的關鍵。但好在時間能說明問題,吳后來的言談舉止無一不證明他就是一個“華麗的草包”而已,他接受訪問言談空洞也就算了,還經(jīng)常前言不搭后語,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說什么。鬧出的笑話之多,恐怕連綠營的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不過他被民進黨器重,給了他非常之多的資源,還修改規(guī)定方便他去選臺北民進黨主委,也正是他參選民進黨黨部主委,鬧出后來臺北民進黨內(nèi)部的一系列不和,其中就包括何志偉所批評的黑道事件。
在蔡英文等民進黨高層的施壓之下,吳怡農(nóng)也僅僅以區(qū)區(qū)一千多得票勉強當選臺北市黨部主委。這次征召他參加補選,結果他對記者說,民進黨這次選舉失利就是因為放棄內(nèi)部初選,由蔡英文征召所導致。他說得其實不錯,只是他忘了,他兩次參選民代都是被征召,以及為他量身定做的參選臺北黨部主委的規(guī)定。他是公認的既得利益者,卻不忘給蔡英文一刀。
上次,他是因為演講的時候忘記自己要說什么,于是請大家關注蔡英文穿的花襪子以轉移話題——這種與其讓自己尷尬,不如讓民進黨黨主席難堪的做法堪稱非常的奇葩。因為以華人的基本社會常識,這種出事就拿領導墊背的貨色,怎么可能走得長遠,長得再好看也不能啊。
王鴻薇(左)、吳怡農(nóng)(右)
不過這次選后,島內(nèi)基本產(chǎn)生一個共識:這是民進黨的空前失敗,而不是國民黨的巨大勝利。也是因為這樣的認知,國民黨沒有就此陷入狂歡之中,再介于2018年國民黨大勝后因為內(nèi)部的爭權奪利等種種原因,旋即便在接下來的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中慘敗的歷史,所以國民黨相較而言,這次勝選后比較低調(diào)。他們處理的第一個問題也是蔣萬安民代空缺的補選問題。因為補選投票時間點微妙。國民黨可以出戰(zhàn)的選手如王鴻薇、徐巧芯等人,因為剛當選議員,還沒有上任就去參加補選,確實有“逃跑”的疑慮。經(jīng)過黨內(nèi)民調(diào),國民黨認定王鴻薇的勝選幾率最大,所以征召王鴻薇參加補選。王鴻薇在這次選舉中戰(zhàn)力顯赫,林智堅論文造假,她是最早的爆料人之一,所以王在藍營內(nèi)部支持率極高。但也正是因為有“逃跑”疑慮,王幾度表示不選。但最終備不住國民黨高層種種勸說的壓力,還是接受了征召。
最后民進黨也不是沒有進行反省,比如這次一些媒體側翼的過火行為導致了民意的反彈,尤其激起了中間選民的反感。其中,當然以周玉蔻為甚。所以選后一周,周玉蔻宣布,她在民視的節(jié)目被收,她的主持人職位被請辭。狡兔死,走狗烹。何況這次狡兔是被“走狗”驚跑,周玉蔻自然當烹!
作者丨許億,深圳衛(wèi)視直新聞特約主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