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日前敲鑼打鼓高調宣布,美臺發(fā)起所謂“21世紀貿易倡議”,搭建雙方經貿官員交流對話平臺。連蔡英文也難掩激動之情,在其臉書發(fā)文宣傳,有重要經貿消息要向民眾報告。行政機構“政務委員”鄧振中更是“萬分感動”,說他為這一刻等了30年。

鄧振中
那么,看上去如此“難得可貴”的倡議內容到底為何?究竟又有什么“干貨”能讓民進黨當局上下如獲至寶、感激涕零,還把它當作“迷你印太經濟架構”?
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何溢誠在“中時新聞網”發(fā)表文章表示,坦白說,目前還真看不出來,因為開講、會談,從務虛到務實還有一段過程,關于此倡議的首次會議將于6月底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屆時美臺將進行面對面的談判,談判內容將會包括貿易便捷化、公營事業(yè)、農業(yè)、反貪污等共11項,目標是“雙方達成高標準且具經濟意義的貿易協(xié)定”。
所以何溢誠認為,是否真能說的比唱的好聽,還能議出個所以然,達成什么樣實質性成果還是未知數。然而,倡議并非協(xié)議,沒合約、沒備忘錄,雖然可以“盍各言爾志”,但最后臺灣只有聽話的份,這也許是美國不讓臺灣地區(qū)加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的小補償,蔡英文想要蘋果,拜登給的卻是香蕉,還在一旁沾沾自喜。
但這里面還是可以看出些端倪,何溢誠指出,美國已經準備把手伸進臺灣的公營事業(yè),提到官方獨占有礙市場競爭的問題,假如真談妥由美國制訂標準強加于臺灣,或將私有化臺電、臺灣“中油”等,那油電雙漲、通貨膨脹惡化,老百姓痛苦指數必定蒸蒸日上。
再者,何溢誠強調,臺灣人吃了一堆萊豬、萊牛還不夠,未來還可能強迫臺灣的小學生吃其他食品。民進黨當局瞎掰自嗨,吃苦受害的卻是全臺人民。(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