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破口大罵國民黨籍民代鄭麗文“不要臉”,最近在島內引發(fā)政治風暴。說實話,動不動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臺立法機構,有興致看戲的人已經(jīng)不多了,但能讓蘇貞昌大罵“不要臉”的,就很吊人胃口了。
![]()
眾所周知,從新冠疫情暴發(fā)以來,蘇貞昌就始終用“武漢肺炎”的污名化稱謂攻擊大陸,在大陸防疫緊要時刻嚴禁臺灣口罩支援,防疫騷操作到接種疫苗死亡人數(shù)都超過確診死亡人數(shù)了,還自夸使臺灣“成為舉世滔滔中的幸福之地”……身居高位卻不干人事的他,這幾年收獲最多的評語就是“無恥”“不要臉”。
萬萬沒想到,這世上還有能讓蘇貞昌覺得“不要臉”的事!
![]()
回看當天的質詢,鄭麗文問的是“是否支持臺灣發(fā)展核動力潛艇”,這是臺立法機構典型的表演套路——“在野”一方問一個看起來高大上實際上沒半點意義的問題,“執(zhí)政”一方隨便答個“是”或“否”,雙方配合著打幾個回合嘴炮就收工了,演戲的和看戲的都不會當真。
但這回,“老戲骨”蘇貞昌卻突然“出戲”了,當鄭麗文要他展現(xiàn)一下“保衛(wèi)臺灣”的決心——“我怕到時候投降的第一個是你,第二個是蔡英文”,蘇貞昌直接用閩南語大罵:“不會像你們那么不要臉”!他翻出鄭麗文“棄綠投藍”前的陳年舊賬,“當時還要拜托我去給你助選,丟臉!還要我拉著你的手喊當選,我真覺得丟臉!”
用最激烈的言辭,挑釁脾氣最火爆的“在野黨”民代,蘇貞昌貌似情緒短暫失控,其實是刻意為之。島內關鍵選戰(zhàn)開打在即,在蔡英文正想“拿掉”他的時候,蘇貞昌成功將一場普通質詢升級成“朝野大戰(zhàn)”,各方勢力紛紛被拖下水,被藍營“集火”的他,也成了綠營不得不全力支持的對象。
![]()
大罵“不要臉”的蘇貞昌,用一種“不要臉”的方式,保住了自己的臉更保住了自己的命。
當然,在島內,已經(jīng)沒什么人真會覺得“叛黨投敵”的鄭麗文“不要臉”了。因為這種正常價值觀中的“黑歷史”,在臺灣政客中實在是家常便飯,鄭麗文只是從民進黨的“國大代表”變成了國民黨的黨團干事長,陳明文可是從國民黨的“地方山頭”變成了民進黨的“派系大佬”,更不用說自稱日本人的李登輝,以及強調過“我讀中國書是中國人”的蔡英文之流了。
鄭麗文離開民進黨后曾說過大實話:所有主張“臺獨”的人,通通是假的、是騙人的,“臺獨”只是民進黨拿來奪權斗爭的工具。不只是民進黨,其實臺灣很多所謂的政黨、政客們,信奉的都是“西瓜偎大邊”,講好聽點叫實用主義者,說穿了就是機會主義者,少有死心塌地為某政黨、為某信仰和支持者們拼命的,多半是些見風使舵,一心想用政治為自己謀取私利,“嘴上都是主義,心里全是生意”的主。
而滋生這種亂象的,就是臺灣不斷畸變的選舉游戲。覺得能從哪一邊得到好處,就跑去站哪一邊,有忽藍忽綠的實用主義者選民,自然就有忽藍忽綠的機會主義者政客,也就是唐湘龍所說的,“有些臺灣人是變色龍的傳人”,“變色是某些臺灣人的本能”。
![]()
蔡英文、蘇貞昌的祖父輩,在日軍登臺前也喊過不要被日本人奴役的口號,等到日本人打過來,他們馬上就變成漢奸“帶路黨”。一百多年過去了,他們的后人執(zhí)掌了臺灣,他們的“事跡”也成了很多臺灣政客的“網(wǎng)紅價值觀”——“臺灣(現(xiàn)在)不需要下跪投降。如果真的活不下去,再下跪投降”!
既然如此,那還有什么可覺得“不要臉”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