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臺灣島內新冠肺炎疫情驟然升溫。起因是桃園一家醫(yī)院突然發(fā)生院內感染事件,已有10人確診,而參與疫情調查的工作人員也出現發(fā)燒情況,導致桃園及周邊城市人心惶惶。此外,島內也先后檢出南非和英國發(fā)現的變異病毒毒株,防止疫情境外輸入的壓力也增大。然而就在這時,人們發(fā)現,臺當局采購到的疫苗數量竟然為“0”!
梳理臺媒報道可知,臺灣本土疫苗剛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離投入使用尚早。當局計劃采購疫苗大約2000萬劑,主要來自三部分:英國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公司聯(lián)合研制的疫苗,大約1000萬劑;美國輝瑞公司和德國BioNTech公司聯(lián)合研制的BNT疫苗,大約500萬劑;未知廠商的疫苗,大約500萬劑。

▲疫情持續(xù)擴大,臺當局加強醫(yī)院門禁管控。(圖片源自臺媒)
據估計,如果采購計劃悉數落實,起碼可以保證臺灣地區(qū)重點人群完成接種。但現實很殘酷。由于歐美發(fā)達國家大量搶購囤積疫苗,導致部分疫苗缺貨,其中就包括阿斯利康公司的疫苗。至于那家未知廠商,據臺當局衛(wèi)生主管部門負責人陳時中透露,由于“廠商生產線出狀況”,疫苗采購談判已經受阻,數周內恐怕不會有進展。
另據島內消息人士爆料,因為德國BNT疫苗有一家中國大陸廠商參與投資,雖然數量不大,但一向“逢陸必反”的陳時中還是決定不買了,而BNT也退回了臺灣支付的5000萬美元訂金。消息一出,島內輿論嘩然。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批評說,陳時中堅持不買任何有“大陸因素”的疫苗,讓臺灣購買疫苗碰上一堵自我束縛的高墻。
事實上,中國大陸兩款疫苗受歡迎程度已經無需贅言。據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透露,迄今已有40多個國家提出了進口中國疫苗的需求。臺當局舍近求遠,雖然令人費解,但其實也是有跡可循。因為作為臺當局衛(wèi)生主管部門負責人、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的陳時中,其在意識形態(tài)上一向敵視大陸。他緊跟臺當局領導人步伐,在所謂“反中”邪路上一路狂奔,干了不少毒害兩岸關系的荒唐事。

▲陳時中(圖片源自臺媒)
例如,去年9月,臺灣加入由世衛(wèi)組織主導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但陳時中揚言不會在該平臺中選擇中國大陸的疫苗,其理由無非是老掉牙的“不透明”“不安全”等等抹黑說辭。當時,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智賢痛批陳時中“是有多反人類?對‘中國’這兩個字的仇恨,是有多深?”馬英九當局時期的衛(wèi)生主管部門負責人楊志良悲觀地說:“到最后恐怕完全沒有疫苗可拿。”臺媒當時的報道則直接下了“都是蔡當局自找的”這樣的標題。現在看來,真是一語成讖。
就在前幾天,陳時中還大言不慚地叫囂“臺灣核酸檢測比大陸貴是因為比大陸準”,但大陸近期發(fā)現了多例從臺灣地區(qū)輸出的確診病例。加上桃園醫(yī)院感染事件暴露的防疫漏洞,陳時中卻將原因歸咎為“病毒傳播力太強”,讓其吹噓的臺灣抗疫神話不攻自破。陳時中想借機貶低大陸,卻一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無能。
倒是不少島內網友早就看穿了一切,他們紛紛在社交媒體嘲諷當局“連神明都騙的官員,當然也會騙老百姓啊,臺灣人還不覺醒嗎”,“死不認錯,只會一錯再錯”。還有人悲觀地說“臺灣人自求多福吧”。

像陳時中這樣,即便是疫情當前,也以意識形態(tài)掛帥,不顧民眾死活的臺當局官員還有不少,他們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官位和利益,甚至陳時中本人也是上行下效。近期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主持一場會議,要求針對親綠的無黨籍高雄市議員黃捷罷免投票案不能“坐視不管”,“要守住這一局”,引發(fā)在野黨批評稱,當前應該守住防疫這一局,怎能把重點放在一個議員的去留上?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為民進黨籍的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剛被罷免成功,如果親近民進黨的黃捷再被罷免,肯定引發(fā)連鎖反應,最終會導致蔡英文執(zhí)政崩盤。
就像國臺辦發(fā)言人多次指出的那樣,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利用此次疫情趁火打劫,大搞政治操弄,不斷升高兩岸對立對抗,肆意惡化兩岸關系氣氛,充分暴露出靈魂深處的丑陋。而對于民進黨當局“以疫謀獨”的行徑,外交部發(fā)言人也多次發(fā)聲警告:“他們的圖謀絕不會得逞!”
(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