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媒體消息,美國在臺協(xié)會處長酈英杰16日拜訪臺中市,市長盧秀燕當面表示,臺中市3年前訂有法律,豬肉不可含萊劑,民意也支持;酈則緊盯手上數(shù)據(jù)氣氛有點尷尬。17日晚,AIT發(fā)言人發(fā)出聲明,直指“有政治人物散播不實信息”,掀起臺灣輿論大戰(zhàn)。國民黨前“立委”陳學圣認為,AIT用這么重的字眼,痛批臺灣政治人物,這是蔡英文與AIT合作有計劃性的回擊,因為明年元旦開放“萊豬”的壓力,蔡當局已經(jīng)有點擋不住了,所以想搬美國當救兵。
據(jù)臺灣中時新聞網(wǎng)援引香港中評社報道,國民黨前“立委”陳學圣受訪時指出,盧秀燕的副市長令狐榮達,曾任臺“外交部門政務次長”,不太可能犯“外交”失禮的錯誤,可見這次為萊豬與AIT杠上,并非意外疏失。陳強調(diào),此后盧秀燕的發(fā)言開始有分量,甚至成為藍營新意見領袖,但重點并非單一事件本身,而是盧讓人民清楚看見國民黨與民進黨,對美國立場的差異。
陳學圣分析,外界普遍將此事解讀為盧秀燕的“突襲”或“逆襲”,但嚴格說來,這應是蔡英文與AIT合作有計劃性的回擊。AIT會用這么重的字眼痛批臺灣政治人物,甚至指控臺灣政治人物炒作假訊息,明顯看出背后的壓力。而這個壓力,就是明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的民意反撲,已讓蔡當局有點抵擋不住了,所以想趕快搬出美國當救兵,但此舉只會引來更大的反感。
針對盧秀燕杠AIT一事,陳學圣直言,臺灣雖然親美并支持美國,但美國不是我們的“宗主國”,不是美國說什么我們都要聽;何況,若臺灣凡事都聽美國,臺灣的新冠肺炎疫情早就失控了、早就完蛋了,因為美國連自己都管不好。此事也讓臺灣人開始覺醒,不該萬事都對美國百依百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