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曾有機會入RCEP?
RCEP的簽署,震撼全球。臺灣《中國時報》感嘆,RCEP將覆蓋世界1/3的人口、產值與貿易額占全球3成,臺灣地區(qū)卻被摒棄于外。根據(jù)國際智庫研究,臺灣地區(qū)若未加入RCEP,到2030年時出口值將減少80億美元(2300億新臺幣)。
島內輿論指出,中國大陸在RCEP有重大影響力,蔡英文自2016年上任后,卻把兩岸關系愈搞愈僵,想加入RCEP根本沒指望。國民黨日前也表示,RCEP是全球最大自貿區(qū),但過去4年多來,卻未見蔡當局對加入該協(xié)定有任何積極努力。
昨日,澳門《新華澳報》發(fā)表評論文章透露稱,本來臺灣地區(qū)是有機會參與RCEP的。在馬英九時期,中國大陸也曾思考馬英九提出的“十加一”(即東盟十國與中國)協(xié)議的基礎上,加上“中華臺北”,成為“十加二”;隨后港澳也提出“加碼”,成為“十加四”。與此同時,也有另一個“十加三”(亦即東盟十國與中國加上日本韓國)?,F(xiàn)在不但是日本、韓國加入,還加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但臺灣地區(qū),由于蔡當局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可能也因為是地方經濟體,不是主權國家經濟體,而未能加入。
對于該文章的“爆料”,戴肇洋對導報記者感嘆“此一時彼一時”。他認為,兩岸還是要多溝通,多商談,促進兩岸人民的福祉。
國民黨指出,對參與RCEP而言,兩岸關系好壞是關鍵,蔡當局明知RCEP對臺的重要性及中國大陸在RCEP的影響力,卻無心維系兩岸的政治對話基礎,以至于參與之路難上加難。國民黨痛批蔡當局顯然沒有興趣或者不敢加入RCEP,才會常用“仇中”言語對民眾進行“情緒勒索”,阻礙兩岸人民良性互動,同時又坐視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優(yōu)勢逐漸流失,讓臺灣地區(qū)在區(qū)域經濟合作中進退維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