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流感疫苗施打在島內亂象頻傳。由于流感疫苗供應不足,蜂擁而至急著施打流感疫苗的民眾大排長龍 ,而急于施打疫苗的老人們被迫在秋風中排隊領號碼牌,卻往往失望離去,民怨四起。

據《中時電子報》報道,公費流感疫苗于10月5日開始施打,可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威脅仍在,今年接受注射者較往年踴躍,3天就施打了百萬余劑,是去年同期的1.5倍,主要是50到64歲施打人數大增。以臺北市為例,較往年增加近1.7倍。因疫苗供應不足,臺“衛(wèi)福部”不得不將免費施打年限提高到65歲。消息曝光,自費施打人數暴增,幾天內從都會大醫(yī)院到地方鄰里、衛(wèi)生所,全部出現疫苗告急現象,因而亂象百出。
譬如,臺北市各行政區(qū)所有基層診所,每天“共同分配一百支”疫苗,數量連“塞牙縫”都不夠。官方宣導民眾“先預約再接種”,依據媒體在臺北市精華區(qū)實地采訪,一一詢問5家醫(yī)療院所,結果都不能確定到貨時間,因而不敢接受預約?;鶎忧闆r更慘,老人家等不到疫苗,里長被嗆爆,板橋甚至出現火爆里長拿球棒到疾管署抗議討疫苗的情形。

臺“衛(wèi)福部”被迫倉促宣布,暫停50到64歲接種免費流感疫苗,導致民眾、基層第一線人員怨聲四起。雖然,臺“衛(wèi)福部長”陳時中日前親上火線,針對施打流感疫苗亂象與政策急轉彎,向全民公開道歉,卻仍止不住沸騰的民怨,逼得臺“行政院長”蘇貞昌不得不于隔日再次向民眾道歉。
《中時電子報》分析指出,政策急轉彎影響了太多人的權益,臺“衛(wèi)福部”判斷錯誤當然要負起政治責任。新冠肺炎疫情威脅仍在,今年施打流感疫苗注射人數必然倍增,這應該是“常識判斷”的問題。結果,“衛(wèi)福部”明知民眾防疫意識提升、接種人數會增多,不僅沒有大幅增加疫苗的數量,還草率地改變了過去根據不同族群分階段施打的作法。
臺“衛(wèi)福部”此前強調希望民眾早點兒施打疫苗,在秋冬來臨前建立群體免疫,但最響應“政府”呼吁的50到64歲的族群,反而成為“被懲罰”的對象,“衛(wèi)福部”卻完全未反省本身在采購疫苗數量、施打順序等方面犯的專業(yè)錯誤。
臺灣資深媒體工作者韋灝認為,自疫情指揮中心成立以來,采取封閉式的決策,“逆時中”的專業(yè)建議,極少獲得參考采納,而這正是此次發(fā)生“流感疫苗之亂”的重要原因之一。
藍營智庫副董事長連勝文日前則在臉書上質疑,流感疫苗接種已經實施多年了,還可以搞成這樣,那明年狀況更復雜、客觀條件要求更高的新冠疫苗接種,很難想像會是什么狀況?
他還向陳時中和蘇貞昌喊話,不要只是超前部屬2022年的縣市長選舉,甚至妄想2024年的選舉,趕快把接種疫苗這種最基本的工作做好,才真正對得起臺灣的老百姓。 (直通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