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間成立的“社團法人公民監(jiān)督國會聯(lián)盟”(以下簡稱“公督盟”),定期會替“立委”諸公“打分數(shù)”,這份評鑒報告每每成為選戰(zhàn)中的利器。然而,臺灣立法機構近日爆發(fā)1992年全面直選以來,最嚴重的“立委”收賄弊案,涉案的徐永明、蘇震清和趙正宇等人,都曾獲“公督盟”評鑒為“優(yōu)秀立委”,實在相當諷刺。對此,“公督盟”喊冤,強調會追回涉案“立委”獎狀,并怪罪立會防貪機制有漏洞,不過,仍有不少“立委”炮轟:“公督盟一點都不公!”
延燒多年的SOGO案近日又讓六位前后任“立委”,卷入收賄風暴,其中現(xiàn)任民進黨“立委”蘇震清與前“時代力量”“立委”、“時代力量”主席徐永明,都不僅一次被評比為優(yōu)秀“立委”,無黨籍“立委”趙正宇也不例外,令政壇為之嘩然,也引發(fā)外界對于“公督盟”“立委”評鑒公正性的質疑。但“公督盟”被問及此事時主張,應針對“立委”等公職人員的財產(chǎn)異常增減,進行更實質的動態(tài)盤查進行補強,而非只做年度申報,卻未實質查核申報內(nèi)容。“公督盟”將評鑒失誤的結果歸咎于“立法”還不夠嚴格,也讓許多“立委”聽到后頗不以為然,認為“公督盟”在閃避責任。
每逢“大選”,候選人經(jīng)常引用“公督盟”的評鑒來宣傳自己,在部分競爭白熱化選區(qū),“公督盟”的評鑒成果更是決定成敗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以朝野“立委”和學者直言,“公督盟”評鑒“重量不重質”,而且具主觀性、特定政治色彩濃厚,未必能夠真實呈現(xiàn)“立委”的問政表現(xiàn),也平白增加“立委”助理的工作負擔。
本刊調查,5月22日,“公督盟”人員在立法機構召開評鑒說明會。當時有助理質疑,標榜“公民監(jiān)督”的“公督盟”,卻僅是上網(wǎng)調閱“立委”出缺勤紀錄,其他“公民評鑒”、“加分指標”和“減分指針”的評分項目都頗主觀,并抱怨“立委自評”增加立會辦公室負擔,卻遭“公督盟”人員回嗆:“立委辦公室不也經(jīng)常施壓部門提供數(shù)據(jù),助理有什么好抱怨?”
事實上,為了表決“監(jiān)察委員”、NCC委員的人事同意權,立法機構加開臨時會,朝野“立委”天天上演全武行,搞得“立委”助理除了得忙著“護主避險”,散會后還得加班趕在7月31日前,完成“公督盟”“下令”“立委”繳交的自評資料。就在助理群辛苦地替自家老板爭取評鑒成績之際,卻驚爆無黨籍“立委”趙正宇等多名曾獲“公督盟”評鑒為“優(yōu)秀立委”的“好學生”,分別涉入“陽明山土地開發(fā)弊案”或“SOGO經(jīng)營權案”而遭收押,也瞬間讓長期不滿“公督盟”高姿態(tài)的“立委”與助理,情緒大爆發(fā)。
來源:中時新聞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