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高雄市長補選是臺灣民眾黨成立后首場大型縣市長選舉,盡管準備時間短,資源又有限,但黨主席柯文哲本人幾乎周周“南下”輔選,欲借此次補選“練兵”之意明顯。另外,這次選戰(zhàn)中,臺灣民眾黨明知必輸無疑,還是操作“棄保”,呼吁“投不下李眉蓁的,把票投給吳益政”,但吳益政最后也只得3萬多票,還因得票率不到5%,連200萬(新臺幣)選舉保證金都保不住,可見“練兵”的成效不彰,黨主席柯文哲的魅力也跨不進臺灣南部。這不僅是給柯文哲的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大夢澆冷水,更清楚暴露出臺灣民眾黨在2022縣市選舉中的隱憂。
面對高雄敗選,是否將影響2022乃至于2024選舉,柯文哲昨晚受訪卻不愿多談實質內容。
對于昨天的選舉結果,蔡英文在臉書上說,“引擎已經發(fā)動了!”她還說,陳其邁不能只做一個路平、燈亮、水溝通的市長,更要讓高雄市政重新啟動,趕上進度。
高雄真的是差了一點進度!
2018年,高雄市民因希望高雄有所改變,市長選舉選上韓國瑜;今年6月,不滿韓國瑜參加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將他罷免;昨天,陳其邁又被送上高雄市長寶座,這一切都是高雄市民手中選票“決定”的。倘若往后市民對陳其邁在高雄的施政有不如意或不滿,恐怕也只能概括承受。
高雄市長選舉兩年投了三次票,是不是真正“光榮”,是褔還是禍,乃至于這是否真正是高雄市民想要的,每個人心中自有一把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