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瑜 圖源:臺媒
作者 賈永輝
本周六臺灣有一場“政治大戲”將上演,對國民黨籍高雄市長韓國瑜進行罷免投票。國民黨的“佛系救援”和民進黨的“高調追殺”,以及韓國瑜自身的“柔性自保”,在罷免與反罷免中明爭暗斗。那么:韓國瑜到底需要自救還是他救呢?
從近段時間國民黨、民進黨、韓國瑜、臺灣民眾的反應和招法來看,尤其是幾份民調的結果顯示,罷韓的結果傾向于成功的邊緣,但支持罷韓的民進黨也不是勝券在握,反對罷免的國民黨也不是信心滿滿,避免引起政黨和顏色對抗的韓國瑜自身也不是自暴自棄,所以不到投票結果公布的那一刻,各方都只是“紙上談兵”和“唇槍舌戰(zhàn)”。
島內媒體認為罷韓與反罷韓是一場“冰與火的對決”,民進黨更是卯足了勁要將韓國瑜罷免拿下,實現(xiàn)“光復高雄”,大動作的進行各種催票,反觀國民黨和韓國瑜倒是相當?shù)驼{,以此為罷韓降溫和冷處理。其實,這場“冰火對決”只是2020臺灣地區(qū)大選的延時賽和國民黨、民進黨2024選舉再戰(zhàn)的前哨站。
國民黨的挺韓策略撲朔迷離。國民黨按照“低調面對罷韓、高調推行市政、高調實施防疫”的基調,對韓國瑜進行“佛系救援”。國民黨籍的十五縣市長即便靠著“韓流”取得勝利,曾經(jīng)的“沾光”如今卻成了“冷眼旁觀”,面對民進黨的高調追殺韓國瑜顯得異常“低調”,僅以藍營十五縣市“安心旅游”宣傳觀光影片串聯(lián)的方式表達挺韓,介紹韓國瑜的市政成績成果。但是,國民黨上下沒有明確協(xié)助韓國瑜度過罷免危機的有效策略,口頭上宣稱的“要和韓國瑜一起面對,和韓國瑜一起承擔”實際動作上有很欠“火候”和“力道”。國民黨成立的“反罷韓因應小組”至今的作用和影響還看不到“見效成效”。江啟臣宣稱要“全力相挺、共同承擔”的“上篇文章”轟轟烈烈,“下篇文章”卻收效甚微。王金平和韓國瑜的“破冰見面”,只是換到王金平的適當時候以適當方式表達對罷韓的看法,讓外界見縫插針、冷嘲熱諷、猜測連連。這種撲朔迷離的“佛系救援”,即便從目前各種民調和民意呈現(xiàn)出的兩極化來看,國民黨擔心如果力挺的力道和手段欠缺,非但不能實現(xiàn)“一臂之力”會變成“提油救火”,加上國民黨經(jīng)歷大敗大輸?shù)木硾r下,民進黨的追殺、清查、圍剿愈演愈烈,落得“撿不起芝麻又丟了西瓜”的境況,和救不了韓國瑜反倒讓國民黨雪上加霜的結局,“藍色憂郁”和“寒蟬效應”已經(jīng)讓國民黨的擔憂和揪心浮上水面。
民進黨的罷韓臺前幕后轉軌。罷韓瞄準投票前的“黃金時間”,5月31日、6月1日、6月5日進行罷韓旗山、岡山、鳳山的“三山造勢”,民進黨公職人員已經(jīng)從曾經(jīng)的幕后出謀劃策走到了臺前,利用各種方式和手段進行催票和動員,民進黨當局各部門毫不避嫌地用行政資源強勢介入“罷韓”之役,高調助陣、圍點打援、幫手打手的角色,充當蔡英文的幫手對韓國瑜進行“圍剿”。高雄市黨部主委趙天麟高調召開記者會,號召利用發(fā)短信、組織宣傳車及舉辦座談會等鼓勵民眾投票,請黨公職人員配合發(fā)送104萬通簡訊,也要寄5萬封信件及啟動約30輛宣傳車全面催票罷韓。陳菊、陳其邁公開宣稱要行使民主權利參加罷韓投票,“法務部”“交通部”和“中選會”等部門更是用形式多樣的手段支援罷韓。例如:高雄市民“史無前例”的在投票前5天提前就收到 “直轄市長”罷免案罷免公告;高鐵特別推出“大學生雙周快閃優(yōu)惠”,時間點正好橫跨投票日,臺教育部門通函各大學院校,以“放假”使師生員工便于投票;臺交通部門促臺鐵提醒員工投票,同時須給付工資;臺防務部門則特別將防務大學入學考試延期,以利考生投票,內務、防務、法務、教育、交通、選務及其下屬機構或事業(yè)齊上陣的“門派高手”不拿下“罷韓”誓不罷休,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勢。民進黨各路人馬和勢力靠著“美麗謊言”、“煽情呼恨”、“統(tǒng)獨綁架”迅速實現(xiàn)了罷韓的臺前幕后的轉速轉軌轉身。
韓國瑜的自保多點開花齊射。韓國瑜通過法律途徑申請罷免案停止執(zhí)行也被裁定駁回,同時婉拒國民黨馬英九、洪秀柱、王金平、江啟臣等政治人物的支持協(xié)助。提出“不會針對罷免案再公開談話、不會有反罷免的任何動員、不會為了反制罷免案舉辦造勢活動、6月6日婉謝各方政壇好友來高雄、罷免投票當天不會針對罷免結果有任何公開談話”五項原則,打出不愿意看到高雄重演藍綠對決的“低調牌”,高雄市政府也以冷回應、冰處理的方式配合韓國瑜應對罷免的“平常心”,利用“冷靜的冷卻策略”并強打“溫情牌”、“市政牌”對罷免進行降溫去熱。韓國瑜在臉書貼出“寄助高雄”宣傳片,用感性口吻呼吁“艱困防疫時刻,大家團結努力”,希望市民用實際行動互挺,以恢復高雄市的經(jīng)濟動能。針對民進黨當局因紓困方案印發(fā)的民怨連連、亂象叢生,韓國瑜決定以“認定從寬、資料從簡、發(fā)放從速”三大原則進行受理,并動支促產基金5千萬新臺幣進行紓困。特別是在臺灣進入汛期高雄多地受災的情況下,韓國瑜上任后主打的路平政策,讓高雄經(jīng)受住了暴雨考驗,讓暴雨引發(fā)的危機變成了自救的轉機,高雄市政團隊也加足馬力多管齊下宣傳韓國瑜的市政有感作為。熟知綠營派系運作的吳子嘉預言“韓國瑜已經(jīng)逃過這一劫”。臺灣TVBS民調中心22日公布最新數(shù)據(jù),有45%高雄市民同意罷免,但較兩個月前減少5個百分點,有51%市民表示將會去投票,較三個月前調查略減6個百分點??梢?,韓國瑜的多點開花的齊發(fā)齊射讓自保自救的成效成果已經(jīng)顯現(xiàn)。
臺民眾的支持反對呈現(xiàn)兩極。YouTuber有一群年輕人到高雄大喊:“我們勇敢站出來支持韓市長”,高雄一位婦人坦言“韓國瑜治水真的做得很好,哪會不好呢?自己心中都有一把尺”,有的高雄市民呼吁“希望很多年輕人站出來,支持韓國瑜”。曾經(jīng)支持韓國瑜的高雄市民,當選后較短時間參選“總統(tǒng)”,信任得到背叛,支持變成欺騙,心中的怨恨、氣憤、不滿就希望用支持罷免的選票給韓國瑜教訓和懲罰,從韓國瑜和蔡英文的2020大選選票就可以看出,就是由愛到恨的民意體現(xiàn),可是單憑只靠韓國瑜的“認錯”“道歉”澆滅不了這些人的心中怒火。親綠營民調指出,有6成的人贊成罷免,且有5成的人“一定會去投票”?!秾殟u通訊社》25日發(fā)布“高雄市長罷免投票”封關民調,結果顯示,有45.5%一定會去投票,25.2%可能會去投票。立場偏綠、支持“罷韓”的“臺灣基進黨”近期委托“山水民意研究”進行罷韓相關民意調查,結果也在22日公布,就“是否支持罷免?”有54.4%同意罷免、26.5%不同意罷免、19.0%無明確意見。國民黨智庫民調顯示,高雄市民對韓國瑜防疫措施,滿意的高達55.8%,不滿意的只有32.6%。對民進黨鼓吹的“罷韓”贊成的只有27.7%,不贊成的有53.3%。臺深綠網(wǎng)友勸高雄人:其實不該“罷韓”。臺灣資深媒體人謝震武拿著民調數(shù)據(jù)提到,對于這次的“罷韓”投票,高雄市第六選區(qū)——鼓山、旗津、鹽埕地區(qū)只有19%“一定會去投票”,比例相當?shù)?;韓國瑜的施政不滿意度僅有35.6%,全高雄最低。這種反對與支持的兩極化足以看出,韓國瑜的民意基礎在反對和支持中此消彼長,也為罷韓的結果注入了不確定因素。
其實,不管罷韓的成功與否,都能折射出幾種政治信號,也讓臺灣吹捧的民主與自由在這次的罷韓中脫去“皇帝的新裝”,在積累的政治生態(tài)和政黨色彩中,顯然“臺式民主”已經(jīng)成為政黨、顏色、權謀、利益的遮羞布和擋箭牌,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政治光環(huán)”就是一地雞毛的顏色政治、私心政治、騙術政治。
“顏色政治”只看顏色不問是非。民進黨火力全開、不遺余力的罷免韓國瑜,其實并不是韓國瑜做的不夠好,只是韓國瑜的顏色不對。從罷免韓國瑜事件我們可以清晰的發(fā)現(xiàn),在臺灣一群政黨政客鼓吹吹捧的“民主、自由”只是“顏色政治”的遮羞布和擋箭牌,不管做得好不好、無論做的對與否,只要顏色不對,統(tǒng)統(tǒng)一概反之,根本就不會有民主和自由。尤其蔡英文的第一任期,只要屬于民進黨或者支持民進黨的人和政黨,都會得到或多或少的恩賜和照顧。比如“前瞻計劃”,柯文哲主政的臺北市以及國民黨執(zhí)政的15縣市都遭到了各種“技術性”的限制,政策區(qū)別化、支持差別化、資金匱乏化,不管這些縣市有沒有困境,就是各種“卡”。 對此,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直言罷韓不是民主而是政治斗爭。
“私心政治”只顧眼前不分黑白。民進黨給外界是齊心協(xié)力想方設法讓罷韓成功,但是不管最后的結果如何,民進黨內部的派系爭斗和卡位已經(jīng)提前打響,劉世芳和趙天麟在推薦高雄市長補選人員的爭斗,新潮流、海派、陳菊派系之間的爭斗,對呼聲較高期待卷土重來洗刷失敗的陳其邁能否真心和全力支持,存在一定的變數(shù),派系利益、接班人選、卡位權謀都讓綠營因爭權奪利的內部矛盾已經(jīng)“紙里包不住火”變得公開化臺面化。國民黨15縣市靠著曾經(jīng)紅極一時的“韓流”收獲滿滿,如今卻對韓國瑜不敢、不愿、不想“惹禍上身”。島內網(wǎng)友坦言罷韓就是“認真做事的人要罷免,認真貪污的人要赦免,臺灣奇景”,臺灣民主就是“民進黨做主”。這就是臺灣的“私心政治”很真實的寫照和反映,這就臺灣沒有黑白之分的“私心政治”的本質和本色。
“騙術政治”只有利益不論功過。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在臉書上表示,“罷韓成功將是蔡英文后患無窮的噩夢”。的確,如果罷韓成功將成為臺灣政治史上的惡性循環(huán)和政治噩耗的開始開啟。不管做出過什么政績、取得過什么成績、得到過什么認可,在仇恨、利益、交換的主旋律中讓臺灣政治的虛偽性真實性漏出真實面目和嘴臉,勞民傷財?shù)牧T免,將進一步拉大臺灣族群裂痕、加大藍綠爭斗爭奪、擴大政黨權謀亂斗,臺灣“中選會”主委李進勇的“剁頭說”就是最好的例證。當那些政客和政黨真臂高呼會辦實事、解難題、謀福祉,一旦達到政治目的,就會原形畢露,跳票、欺騙、謊言才是原有原來的嘴臉和手腳,如此可怕可恨可恥的“騙術政治”怎么能讓臺灣民眾過上好日子呢?
顯然,韓國瑜不需要自救,也不需要他救,臺灣冰冷冷的政治、赤裸裸的惡斗已經(jīng)讓罷韓成為看清看懂臺灣政治的晴雨表。如此的冷血無溫度的臺灣政治,臺灣民眾的悲哀也許只是更慘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