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媒資料圖
臺灣中國時報新聞透視文章分析說,綠營高雄巿黨部主委選舉,攸關(guān)2022的巿議員提名權(quán),菊系在丟掉13年的高雄執(zhí)政權(quán)后,即使罷韓成功,也未必有自家人可以推上巿長補選,退而求其次,后年的議員選舉不得不力求續(xù)命,否則菊系南霸天根基可能就此崩離。
高雄政壇近兩年大洗牌,在罷韓即將走入尾聲之際,在野綠營的走勢更耐人尋味,尤其一向如膠似漆的海派與菊系,竟然也走到拔刀相向,印證政壇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海、菊之爭,背后更有英派的燈影幢幢。
陳菊在巿長任期僅剩不到1年,2018年北上接任蔡辦秘書長,因蔡英文言必稱“菊姐”,讓外界多以為陳菊“垂簾聽政”,但從陳菊“外派”“監(jiān)察院”已無懸念,蔡英文這步棋,猶如再現(xiàn)當(dāng)年李登輝任命郝柏村為“閣揆”的拔“總長”釋兵權(quán)。
菊系在高雄根深蒂固的13年根基,因為掌門人被抽離,成為綠營覬覦目標(biāo),加上韓國瑜“意外”助拳,更加速菊系崩盤。即使罷韓過關(guān),補選上位的高雄巿長可能是英派代表的陳其邁,菊系操盤的“wecare”反而只為人作嫁。
在蔡英文確立“集權(quán)領(lǐng)導(dǎo)”后,收編其他側(cè)翼如虎添翼,尤其以三立董事長林昆海為首的海派,地方盛傳是因地方利益與菊系決裂,進而向英派靠攏,從趙天麟表態(tài)支持陳其邁參加高雄巿長補選,更添幾分結(jié)盟可信度。
英、海聯(lián)手,菊系13年根基或有可能從高雄連根拔起,菊系如不能掌握這次主委改選的地方黨部,2022的巿議員選舉,一旦海派大軍壓境,勢必壓縮菊系子弟兵空間,宮斗劇的步步驚心,正如同這場綠營茶壺里的風(fēng)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