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抗菌液遭罰,臺北市府稱民進黨當局交辦,臺衛(wèi)生福利部門卻矢口否認,雙方互踢皮球,沒人愿意扛責,這對率先響應防疫、無償供民眾抗菌液的民間企業(yè)無疑是巨大打擊。地方政府未經實證就胡亂開罰,假若未來再爆發(fā)重大疫情,民進黨當局如何期待有民間企業(yè)愿意跳出幫忙?
水神抗菌液是微酸性電解次氯酸水,制程與一般市售的次氯酸水不同,這次挨罰凸顯民進黨當局對新科技、新技術的無知與怠慢,以及對微酸性電解次氯酸水的不了解,導致“相關法令”落后,消毒觀念仍停留在老舊的酒精以及漂白水。
日本北里大學曾研究水神抗菌液成分,發(fā)現(xiàn)有效氯濃度僅10ppm的水神,抗菌效果相當200ppm的次氯酸鈉(漂白水),且水神與有機物作用后會迅速還原成水,不會產生致癌物,日本也在多年前將微酸性電解次氯酸水用于食品殺菌添加劑;美國FDA更公告其可用于傷口清潔消毒甚至是眼藥水。
但民進黨當局各部門對多項海外研究的認證,卻選擇視而不見,未經科學實證是否人體有害,就通過廣告向民眾倡導勿用;這種拒絕新科技、新技術的態(tài)度讓人詫異,也將水神率先響應民進黨當局,免費發(fā)放5千萬瓶抗菌液的貢獻忘得一干二凈。一款對人體無害的產品挨罰不僅無辜,政府此舉更是一竿子打翻所有次氯酸水。
今年2月臺灣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升溫,當時不僅全民搶買口罩,連酒精都是一罐難求,水神率先跳出宣布免費發(fā)放抗菌液,效果受到民眾肯定,至今卻不斷遭親綠民代黑函攻擊,甚至這次的開罰爭議都讓人質疑背后是否有人為操作?臺灣之所以能有至今的防疫成果,靠的是民進黨當局與民間的合作;但若相關法律讓業(yè)者無所適從,就有必要檢討是否該修“法”,否則下次疫情來襲時,受害最深的恐怕會是老百姓。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