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屆世界衛(wèi)生大會(WHA)將于5月18日至19日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行,臺灣至今仍未收到邀請函。在5月6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舉行的記者會上,對于美媒記者提問“我知道你(指譚德塞)有邀請權力”,是否會邀請臺灣參與世衛(wèi)大會,世衛(wèi)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沒有直接作出回應。對此,有島內綠媒形容譚德塞是“不否認但避談”,甚至宣稱譚德塞“不敢答”。但許多島內網民卻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反問綠媒“是不敢答還是懶得答”,質疑他們“自我感覺太良好”,稱譚德塞“根本就是不想答”。

譚德塞 資料圖
臺灣“中央社”等多家臺媒報道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此前稱,譚德塞有權邀請臺灣參與世衛(wèi)大會,美國《華爾街日報》記者在5月6日舉行的世衛(wèi)組織記者會上詢問譚德塞,世衛(wèi)大會即將舉行,臺灣會否受邀參加?譚德塞是否鼓勵會員國特別是中國,允許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如果中國持續(xù)反對,“但我知道你有邀請權力”,是否會邀請臺灣?對此,譚德塞沒有回應,而是由法律顧問華爾頓(Derek Walton)回應。
對于譚德塞的反應,臺灣《自由時報》宣稱譚德塞“不否認”有權邀請臺灣參會,但“避談”;“三立新聞網”甚至聲稱譚德塞是“不敢答”;“中央社”則稱,譚德塞在“回避問題”、“不愿回答”;但“中時電子報”認為,譚德塞其實是“不想談”。↓

臺灣《自由時報》報道截圖

臺灣“三立新聞網”報道截圖

臺灣“中央社”報道截圖

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截圖
對此,有島內網民反問,是不敢答還是懶得答?根本是不想答,而不是不敢答。↓

有網民認為,“何必跟特朗普一樣的心態(tài)呢?干嘛覺得他怕我們呢?會不會自我感覺良好?他根本就不屑回答這個問題,有‘矮化’的意思...”↓

有網友則表示,“世衛(wèi)現(xiàn)在是不想浪費時間和臺灣打嘴炮,直接叫法律顧問和你走流程。換句話說想?yún)]門。”↓

還有網民解讀譚德塞的反應,并模擬美國與譚德塞的對話:美國:你做秘書長有權邀請臺灣!譚德塞:是的,但我就是不邀請。↓

還有網民提及譚德塞被臺灣網軍攻擊一事表示,整天羞辱人家,還要人家釋出善意,會不會有點自我感覺良好。罵人“黑鬼”,怎么還好意思要參加WHO?↓

對于是否會邀請臺灣參與世衛(wèi)大會,據(jù)“中央社”報道,華爾頓回應表示,今年WHA將在5月18及19日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焦點是討論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全球大流行,臺灣是否參加是由WHO的194會員國決定。華爾頓說,不管是否邀請中國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WHA,WHO都有安排臺灣專家們參與技術事項參與討論。“中央社”還注意到華爾頓在記者會上稱呼中國臺灣,并將此形容為“矮化”。
實際上,對于所謂的臺灣參與WHA一事,WHO法律顧問所羅門此前就已不只一次在記者會上作出回應。所羅門曾表示,WHO是政府間組織,由會員決定組織結構及政策,49年前,聯(lián)合國決定中國席位只有一個合法代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迄今依然有效,“WHO是聯(lián)合國專門機構,須遵守聯(lián)合國規(guī)定”。他說,臺灣能否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今年大會取決于194個會員,不是WHO秘書處有權決定的。
對于有記者提問臺灣是否參與即將舉行的WHA,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在5月6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在中國臺灣地區(qū)參與世衛(wèi)組織活動的問題上,中方立場是明確和一貫的,必須要按照一個中國的原則來處理。”華春瑩回應,在符合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中國中央政府已經對臺灣地區(qū)參與全球衛(wèi)生事務作出了妥善安排,確保無論是島內還是國際上發(fā)生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臺灣地區(qū)都可以及時有效地應對。
華春瑩說,我們大家也都看到,疫情發(fā)生以來,臺灣民進黨當局進行政治操弄,持續(xù)炒作所謂臺灣參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世衛(wèi)大會的問題,真是目的非常清楚,就是“以疫謀獨”,對于這一圖謀,我們是堅決反對的,我們也相信這一圖謀是不可能得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