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國時報》、《旺報》、旺臺基金會主辦的“兩岸好 臺灣才會更好”系列座談會(五) “2020大選 風(fēng)險控管座談會”15日在臺北舉行,政治大學(xué)教授廖元豪(右起)、淡江大學(xué)教授張五岳、中國時報旺報總主筆戎撫天、臺北論壇董事長蘇起、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前臺北縣長周錫瑋、中國時報旺報社長兼總編輯王綽中、東海大學(xué)教授潘兆民、成功大學(xué)教授周志杰等人出席。(鄧博仁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jù)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15日指出,美國對臺灣影響力正在減少,但美對臺作為進而影響大陸的程度則在增加,他認為若美國依據(jù)《國防授權(quán)法》讓美艦停靠臺灣港口,“兩岸必有血光之災(zāi)”,因為這直接沖擊到美國與大陸建交時,對臺“斷交、廢約、撤軍”的承諾;他強調(diào)陸美目前斗多于和,臺灣地區(qū)太小禁不起斗,可以被動因應(yīng),但不宜主動配合。
蘇起15日在參加《中國時報》、《旺報》、旺臺基金會15日主辦的“2020大選 風(fēng)險控管座談會”上指出,他上個月提到的“5個如果”,除了第四個美國干預(yù)選舉因素在減少,其他的可能性都在持續(xù)增加。他認為就連臺當(dāng)局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在接受外媒訪問時都擔(dān)心兩岸擦槍走火。
蘇起逐一解釋指出,香港情況持續(xù)惡化,24日的選舉能否如期舉行仍未知;“蔡賴配”即將成形,因北京定調(diào)賴是“臺獨”,必將更不樂見蔡連任;民進黨一黨專政的可能性正在提高,且國民黨在扮演“在野黨”角色也完全失職;港臺局勢都不穩(wěn),4個如果都在“加熱中”。
至于美國因素,蘇起認為,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的離職,讓美國影響臺灣因素下降,因波頓屬于“不可預(yù)測的大炮”,他分析今年五月“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在美會見波頓,也是波頓的獨斷決定。歷經(jīng)去年“九合一”選舉,美國已認知到對臺灣的影響在降低,反而容易因挺臺動作招致大陸強烈反應(yīng)。
蘇起說,大陸與美國建交時,講好美國要與臺灣“斷交、廢約、撤軍”,他認為美國若依據(jù)《國防授權(quán)法》讓美艦??吭诟咝鄹?,“兩岸必有血光之災(zāi)”,所以美國因素雖然下降,但也有驟然升高的可能,他相信美國行政部門也會非常小心。
除了“5個如果”,蘇起還提出“4個不變”:兩岸實力差距日益擴大趨勢不變、中美差距越來越小不變、美國不可能救臺灣不變、美國與大陸將斗多于和不變。前3個臺灣只能被動因應(yīng),但第四個臺灣則可以有自己的選擇,無奈蔡當(dāng)局選擇“主動配合”陸美互斗,反觀東亞沒有任何國家配合美國,他主張臺灣可以被動因應(yīng),但不宜主動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