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的優(yōu)勢與劣勢
在歷次民調中,大多呈現(xiàn)“韓國瑜在黨內人選中支持度第一”,“在與柯文哲、蔡英文的互比中,韓國瑜的落后幅度大于郭臺銘的落后幅度”的情形,但由于國民黨的初選規(guī)則對郭臺銘不利,郭臺銘又以“大選”的策略打初選,因而外界仍以韓國瑜為最可能的人選。

韓國瑜
前“立委”蔡正元認為,韓國瑜最強、出線機率最高,但是嚴格講韓國瑜領先幅度并不大。張佑宗進一步指出,由于黨內派系整合、當選高雄市長短期內又參選2020而導致正當性不足等因素,韓國瑜的選票已有35%至40%的天花板,因而韓國瑜會不會贏,完全是看蔡英文與柯文哲之間廝殺是否激烈。
張佑宗認為,只有選情緊繃、沒有策略性投票的情況,韓才能勝出2020。理由在于,三方混戰(zhàn)的情況下各自支持度都是三成起跳,蔡英文和柯文哲在票源方面高度重合,可能會發(fā)生棄保,一旦兩人中一人民調弱勢,選票就會流向另一方。因而,如果柯文哲、蔡英文選情緊繃,彼此維持三成至三成五的支持度,韓國瑜就能夠勝出。
在民進黨已經確定由蔡英文出馬,柯文哲目前傾向于參選的情況下,無論國民黨由誰出戰(zhàn),只要盡力維持己方高民調而使對手沒有任意一方過于弱小,就能依靠泛綠分裂贏得“大選”。類似的情況在1994年臺北市長選舉和2000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中都出現(xiàn)過(只是這兩次選舉是泛藍分裂,泛綠得利)。
對于民調第三的朱立倫,外界多惋惜。親近朱立倫的前“立委”廖正井說,朱立倫的主要問題是初期戰(zhàn)略失敗。朱立倫本是黨內最早宣布參選2020的主流候選人,但在卸任新北市長后卻停滯一兩個月,“讓韓國瑜聲量竄上去”。

朱立倫
廖正井也坦承,“只要在地方跑,(就)會遇到很多韓粉”。韓國瑜支持者極大帶動了藍營的整體氣勢,讓民意代表背負不少壓力,這既是韓國瑜的優(yōu)勢,也是他的劣勢。如何繼續(xù)調動支持者的積極性,同時避免失序行為,是韓國瑜的挑戰(zhàn)所在。
有副市長李四川坐鎮(zhèn),韓國瑜的市政難度小了很多,但是高雄各個機關并沒有上緊發(fā)條,不斷出現(xiàn)問題。前有觀光局長潘恒旭屢次發(fā)言惹議,后有登革熱屢拖不決,如今公文歸檔漏洞、部分局處行政效率不彰等問題引發(fā)同黨議員李亞筑、曾俊杰、邱于軒等人在市議會炮轟。韓國瑜的民調已然變成“六都”之末,多份民調的不滿意度高于滿意度,未來之路不好走。
張善政擔任副手?
6月25日,原本前“衛(wèi)生署長”楊志良組織新政黨準備推薦張善政為2020候選人,一向表態(tài)不擔任副手的張善政突然表示,為了終結民進黨,他不排除擔任副手。張善政的理由是,現(xiàn)在最大目標就是不能讓蔡英文連任,如果蔡連任,臺灣就會完蛋。

張善政
聽聞此消息,韓國瑜的回應是“他今天最新的講話我不太理解,在今天之前,他都還有愿意參選‘總統(tǒng)’的態(tài)度。”很明顯,張善政松口答應擔任副手并沒有事先同韓國瑜通氣,而韓國瑜是臺面上同張善政互動最多的候選人。假如韓國瑜都不知道消息,其他候選人也很難提前獲知。
假如韓國瑜出線,張善政很可能是副手的優(yōu)先人選。即使是郭臺銘獲得提名,張善政的名望、與各方的好交情,也成為必須要借助的人馬。因而,“X張配”成為國民黨的顯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