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風(fēng)波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林右昌還有一項特殊職務(wù)——臺灣童軍總會理事長。
今年7月,第十一屆臺灣童軍大露營舉行,蔡英文身著童軍裝出席,但臺媒的關(guān)注點卻在“中華民國童軍”的英文翻譯上,即“Scouts of China(Taiwan)”。
臺灣童軍總會理事長林右昌對此解釋“這是百年前就留下的英文名稱”,但對于China后面這個括號,林右昌表達(dá)了不滿:“若有機會,未來可推動改名”。
“童軍是臺灣少數(shù)可以帶著‘國旗’參與的國際組織”,林右昌認(rèn)為,這樣可以“使臺灣增加國際能見度”。
對于林右昌給出的解釋,“臺獨”組織成員王奕凱表示“支持”:就像華航的英文名稱是China Airline,“各種臺灣對外的名稱要改很難,‘國號’、‘國名’、‘國家代表隊’都有類似問題”,所以,林右昌希望可以為臺灣童軍“更名”的主意,王奕凱認(rèn)為“方向很好”。
蔡英文在選舉中為林右昌站臺
對于童軍總會的名稱,島內(nèi)“臺獨”分子一直虎視眈眈。
2009年,該總會棄用“中國童子軍”名稱,在島內(nèi)開始使用“中華民國童軍”名稱。即使改了中文名稱,英文“Scouts of China”依舊是國際認(rèn)可的名稱。
但在參與國際童軍活動時,“臺獨”分子會在臂章上增加“Taiwan”字樣,也會和他人強調(diào)其童軍總會來自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