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農民怒砸鳳梨抗議,果肉散落在“行政院”大門口。(資料圖片)
臺灣200多名農民近日赴臺當局“行政院”抗議陳情,在大門前怒砸鳳梨。這個夏天,島內鳳梨批發(fā)價跌至10元(新臺幣,下同)一個,而在兩三年前,同樣的一個鳳梨出口到大陸可以賣到人民幣100元。有農民抗議時當場飆罵,就是“臺獨”害慘了臺灣果農。
水果豐收卻“成災”
臺灣水果今夏價格暴跌。先是香蕉崩盤,中南部產地收購價跌到每公斤5元,較差品種更是每公斤僅剩1元。接著鳳梨告急,云林縣古坑鄉(xiāng)產地批發(fā)價質量較好的鳳梨每公斤只有10元,連成本都不夠,賣相較差的次級品每公斤2元還乏人問津。
新近遭殃的是火龍果。往年頂級火龍果1公斤200元,今年僅剩20元,且批發(fā)商只收大顆不要小顆。臺南玉井區(qū)果農陳海永表示,日前臺“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公開說火龍果將是下一個價格暴跌的水果,“官員講這種話造成市場恐慌”,要負最大責任。
臺灣水果名聲在外,為何今年豐收竟成了災難?只因臺灣市場狹小,水果產量突增時,得靠外銷吸收。然而,早年青睞臺灣水果的日本市場,現(xiàn)已轉向價格更低的菲律賓水果,而民進黨上臺后,處處奉行“遠大陸”政策,將這個最適合臺灣水果的大市場越推越遠。
島內果農在臺“行政院”前抗議時痛斥,就因“行政院長”賴清德一句“我是務實‘臺獨工作者’”,讓兩岸關系陷入冰點,影響銷陸訂單,致臺灣供需市場大亂,“今年3月以后外銷訂單都沒了,一切‘完蛋了’”。
前幾年臺灣水果也曾豐收,結果卻大不同,只因有大陸第一時間啟動緊急采購。2011年馬英九主政時臺灣香蕉豐收,但在農民困境來臨前,國臺辦就已經掌握情況,海協(xié)會負責人親自飛到臺灣洽談采購事宜。馬英九近日探望果農時說,兩岸關系若好一點,可幫助臺灣農民把水果銷往大陸,可惜這樣的銷售管道已經快沒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