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臺灣童軍大露營昨日(1日)展開,蔡英文身著童軍裝出席,但臺媒的關注點卻在“中華民國童軍”的英文翻譯上↓
“Scouts of China(Taiwan)”。
臺灣童軍總會理事長林右昌對此解釋“這是百年前就留下的英文名稱”,但對于China后面這個明晃晃括號,林右昌還是表達了不滿:
“若有機會,未來可推動改名”。
因為“童軍是臺灣少數(shù)可以帶著‘國旗’參與的國際組織”,所以,林右昌認為,這樣可以“使臺灣增加國際能見度”。
對于林右昌給出的解釋,“臺獨”組織成員王奕凱表示“支持”:就像華航的英文名稱是China Airline,“各種臺灣對外的名稱要改很難,‘國號’、‘國名’、‘國家代表隊’都有類似問題”,所以,林右昌希望可以為臺灣童軍“更名”的主意,王奕凱認為“方向很好”。
環(huán)環(huán)查到,“中華民國童軍”最初名為“中國童子軍”,創(chuàng)立于1912年民國時期。1934年,“中國童子軍總會”正式成立于南京,并于1937年加入世界童軍運動組織,與各國童軍運動相互交流聯(lián)系。
1949年,因國共內(nèi)戰(zhàn),童軍運動暫時中止,1950年才在臺灣地區(qū)重新成立“中國童子軍總會”,并重新回到世界童軍運動組織,以“Boy Scouts of China”英文名稱登記。
等等等等……
那此次第十一屆“中華民國童軍”大露營的英文翻譯為何還有括號?“Scouts of China(Taiwan)”。
環(huán)環(huán)查到島內(nèi)綠媒《自由時報》2017年的一則報道,“一百多年來,我國(臺灣)的童軍英文名稱一直未更動;因中國(大陸)無童軍,國際童軍界應不會混淆或誤解,且我國隊員出訪,會在臂章繡上Taiwan,或是口頭強調(diào)來自臺灣”……

《自由時報》2017年8月28日報道截圖
so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為了能“突出”存在感,硬是凹出一個括號來。
其實,對于世界童軍運動組織給出的英文名稱,島內(nèi)“臺獨”分子一直虎視眈眈。
2017年,“中華民國童軍”在阿塞拜疆巴庫參與第41屆世界童軍會議,會議上的桌牌標注名稱為“Scouts of China”。事后,該照片被“臺獨”分子曝光后,島內(nèi)“獨派”跳腳了:“為何要用China!”“臺灣人要的是Scouts of Tai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