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執(zhí)政2年,民調直直落,她受訪時卻將低滿意度解釋為“這是改革路上的過程”,此言一出,令人驚訝,蔡英文顯將其視為“必然”,而非“警訊”,面對即將到來的年底“9合1”選舉,民進黨若繼續(xù)如此“恐龍反應”,即使在中南部傳統票倉,亦難講不會有“大意失荊州”的情況發(fā)生。
民進黨在地方有13個執(zhí)政縣市,在2016年民進黨“執(zhí)政”之初,對今年底的地方選舉,原本志得意滿,覺得可以更上一層樓,囊括更多席位。但是執(zhí)政以來,同時開辟多項爭議戰(zhàn)場,屢次掀起族群、階級、職業(yè)、世代之爭,不斷撕裂臺灣,臺當局執(zhí)政評價不高,反而可能成為地方選舉的包袱。
民進黨搞轉型正義、“黨產會”清算國民黨,讓藍綠惡斗加深;緊接著推動溯及既往的年金改革,軍公教憤而走上街頭,軍公教跟勞工對立加深;推動同婚合法化,則掀起世代之爭、城鄉(xiāng)對立,宗教團體及家長們對“執(zhí)政黨”挺同的趨向感到恐慌,但是挺同婚的年輕人則對“立法”遲緩感到失望。
民進黨無法處理好兩岸關系,兩岸經貿與觀光往來大為受限,對中南部觀光相關產業(yè)已造成沖擊,更不用提民進黨的廢核四政策,造就島內供電不足,而加重火力電廠發(fā)電,空污更是讓人民怨聲載道。
令人驚訝的是,民進黨對于2018選舉似乎還活在2016國民黨敗選的那一年,殊不知,不滿民進黨“執(zhí)政”的民意已經累積多時,等待噴發(fā)。
距離選舉仍有半年,高雄深綠教會決定改挺國民黨只是冰山一角,民進黨若是要持續(xù)罔顧民意,以為可以躺著選,硬推不得人心的政策,受到選民用選票制裁的那天,可能會比想象中還要提早到來。
原標題:繼續(xù)“恐龍反應” 民進黨別想躺著選
原鏈接:http://www.huaxia.com/jjtw/dnzq/2018/05/57521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