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大維故居(圖片來源:“中央社”)

俞大維故居(圖片來源:“中央社”)
【環(huán)球網(wǎng)綜合報道】臺當局已故“國防部長”俞大維生前的居所命運在島內社會引發(fā)爭議。民進黨“立委”姚文智13日呼吁,最近應列為紀念建筑予以保存。不過,臺大主秘林達德對此則表示,可能需和臺北市文化局討論,臺北市文資會預計10月審議此案。
據(jù)臺灣“中央社”9月13日報道,姚文智當日上午與俞大維故居文資提報人陳勤忠等人前往位于溫州街的俞大維故居召開記者會,俞大維故居目前有已故前臺大總務長許文富家屬居住,花園有結實累累的柚子樹、香蕉樹等花草樹木,但許文富家屬已接獲通知,9月底前需要搬出,該地要拆除進行都市更新。
姚文智說,根據(jù)史料,這處日式宿舍居住者,歷任“臺北帝國大學”最后一任“文政部部長”世良壽男、前臺大教授俞大彩(故臺大校長傅斯年妻、俞大維之妹)、俞大維以及許文富一家。
過去曾有聲音質疑俞大維沒有在此地居住,陳勤忠提出俞大維侍從羅順德訪談紀錄表示,“1954年9月俞部長由美國返臺接任‘國防部長’,當年此宿舍是俞大彩教授居住,因此‘國防部’特地在光復北路,蓋一棟小洋房給俞大彩交換,溫州街正式成為部長官舍”、以及“1979年臺大要收回”、“整修后1980年初4月搬出溫州街”等,都指出俞大維居住事實。
姚文智說,俞大維故居旁還有一棟2層樓的建筑,明顯是為將軍衛(wèi)戍興建的房舍,都證明俞大維曾經(jīng)住過這里。而俞大維故居主建筑因持續(xù)有人居住,屋況保存良好。姚也認為,就這棟建筑屋況與歷代居住者人物對大時代的歷史重要性,都具備紀念建筑甚至古跡的文化價值。
所以,他呼吁,臺大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應重新再對俞大維故居進行文化資產(chǎn)價值評估,并提出完整報告。
不過,臺灣大學主任秘書林達德受訪時則表示,俞大維故居早期經(jīng)過文化局審議,認定不屬于歷史建筑,因此目前進入都更程序中,如果要重新檢視,牽涉面向廣、復雜度高,可能需要和文化局再討論,看是否有更好的方式來處理。
林達德也聲稱,臺大為了保存日式宿舍建筑做了很多努力,但宿舍數(shù)量太多,如果每棟都變成歷史建筑,可能沒有足夠經(jīng)費去維護,這樣對歷史文物的保存不見得是好事,臺大總務處思考其他方式,例如指定一兩棟日式宿舍打造成老故事館,用來管理、保存歷史文物。
臺北市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表示,這棟建筑物5月時被以紀念建筑物提報,文化局受理后依“文資法”將它成為暫定古跡,因此依法不會有“拆除”的問題,但是否為歷史建物,文資委員9月1日已會勘,將于10月召開文化資產(chǎn)審議委員會審議。他也稱,初步了解,當時臺海戰(zhàn)役時俞大維均在前線指揮作戰(zhàn),少住于此,加上有不少知名人士曾住在這棟建物中,希望提報人列舉照片、文獻等相關事證,證明這是“俞大維的故居”。
此外,這棟建物的二樓為鐵皮搭建,多年來已改建多次,到底適不適合成為歷史建物,仍待文資委員進一步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