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前民代蔡正元涉嫌侵占臺灣“中影”公司3.7億元(新臺幣,下同),日前遭臺北地檢署聲押禁見。
臺海網(wǎng)7月2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文 資料圖)對于這起10多年前的舊案,特偵組曾在2014年以“查無犯罪具體事證簽結(jié)”。而民進黨上臺后,卻突然重啟對該案的調(diào)查,背后動機耐人尋味。國民黨前民代邱毅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起案件并非劍指蔡正元,而是政治追殺,綠營的最終目標應(yīng)是當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
蔡正元非最終決策者
蔡正元在兩岸均有較高的知名度,他因發(fā)言犀利、炮火猛烈,被稱為“藍營頭號戰(zhàn)將”。為了揭綠營弊案,他還曾與邱毅組“正毅兄弟”組合。沒想到,這回蔡正元自己卻卷入官司中。檢方聲稱,蔡正元疑似將臺灣“中影”公司4.3億元減資款信托給自己,再以違法方式將款項轉(zhuǎn)入自己口袋,不法所得約3.7億元,涉嫌觸犯“侵占罪”、“背信罪”,并宣布將其羈押。
這起陳年舊案還要從“三中案”說起。2006年,國民黨以40億元將“三中”(臺灣“中視”、“中廣”及“中影”三家公司)股權(quán)賣給榮麗公司,再與榮麗聯(lián)手處分“三中”黨產(chǎn)。其中“中影”部分,蔡正元與友人莊婉均合作,后來找到正崴科技董事長郭臺強、羅玉珍夫婦買下“中影”。民進黨質(zhì)疑凈值達152.1億元的“三中”,竟以40億元賣出,告發(fā)國民黨“賤賣黨產(chǎn)”。特偵組歷經(jīng)八年調(diào)查,傳喚上百人,最后認定國民黨并無賤賣,卷入其中的蔡正元等人也沒有“背信”、“侵占”等犯行,全案于2014年簽結(jié)。
邱毅指出,臺灣“中影”名下?lián)碛?ldquo;新世界大樓”、“中影文化城”等數(shù)量龐大的不動產(chǎn),據(jù)說價值近百億元,為何最后以31億元出售給郭臺強,而且最后又辦理減資,這才是“中影案”的重點。他認為,最終決策者不是蔡正元,蔡只是在交易過程遇到困難時,被請出來幫忙解決問題的人。而檢方現(xiàn)在卻把偵辦重點放在減資后的資金流向上,認定蔡正元有“五鬼搬運”之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