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5日接受印度等6國媒體聯合專訪,闡述“新南向政策”的思維與目標。蔡英文表示,“新南向政策”用意不是在這個區(qū)域內提出一個政治宣示,不是與大陸競爭,而是強調臺灣做為本區(qū)域的成員,以自身優(yōu)勢促進互惠互利發(fā)展。蔡英文辦公室5日晚間公布蔡英文接受聯訪的致辭全文,文中都稱“中國”,而非“中國大陸”。
蔡英文表示,“新南向政策”是從另一個角度探索臺灣身處于許多近鄰中,可以如何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這非關地緣政治,而是經貿事務。”
據中國時報報道,蔡英文昨天接受印度《印度人報》、印尼《指南日報》、馬來西亞《太陽報》、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新加坡《海峽時報》,以及泰國《民族報》等6家媒體聯合專訪,闡述“新南向政策”的思維與目標。
蔡英文指出,臺灣的整體目標是加強臺灣與各國在資源、人才、市場方面的合作。希望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建立更多長期和戰(zhàn)略的關系,強化在這些龐大內需市場的布局。
對于臺灣推動“新南向政策”,預算編列規(guī)模不足,她則強調,臺灣擁有的是強大的民間企業(yè)及醫(yī)療、教育、人力資源開發(fā)、技術創(chuàng)新、農業(yè)、防災等各種軟實力。
蔡英文指出,“作為“新南向政策”的主要倡導人,我個人對東南亞和印度有極大的興趣。”而她的“新南向政策”的具體面向內容包括,推動產業(yè)人才發(fā)展的旗艦計畫,鼓勵臺灣企業(yè)贊助獎學金計畫,預計來自各個新南向國家的學生約為5000位。
蔡英文表示,愿意與“新南向”國家分享臺灣經驗,幫助印度“印度制造”政策。
蔡英文辦公室也在5日晚間公布蔡英文接受聯訪的致辭全文,文中都稱“中國”,而非“中國大陸”。
據海外網報道,國臺辦早前曾表示,當年李登輝和陳水扁時期強行推動過所謂“南向政策”,這類為政治目的服務、違反經濟規(guī)律的作法,給許多臺商的利益造成巨大損害,也給臺灣的經濟造成不良影響,殷鑒不遠。
至于臺灣方面參與區(qū)域經濟合作問題,如果“一個中國”原則不能得到維護,政治互信不復存在,勢必對之帶來不利影響。如果企圖在國際上進行“臺獨”分裂活動,搞“兩個中國”、“一中一臺”,這條路根本行不通。


 
          


